张海霞︱软软的文化硬硬的核

文摘   文学   2024-11-23 00:03   北京  

【题记】今天是助学计划2024新学年的启动仪式,我跟来自各地的老师们一起回顾这几年的心路历程,特别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要执着地坚守--首次分享了何教授的家族故事,感人至深!谨以此文,致敬我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祝愿龙的传人生生不息!

软软的文化,硬硬的核

2020.06.20 

这个初夏的周末平淡如常,却有三件小事让我心存感动、无法入眠。

上午·饺子

417日起,每周五晚上八点iCANX Talks直播,结束以后的周六上午是我写武侠版的科普系列《神仙打架》的固定时间,无他,只是个人的爱好而已,今天当我正坐在电脑前找思路的时候,先生在厨房喊我:

张海霞,你来把面和了,咱们中午包饺子!

好咧!

这已经是我们家每周末的固定节目:先生拌饺子馅、我和面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是孩子擀皮、我和先生包饺子,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其实这一切既很正常又很不正常。

正常的是:在北方长大的我们逢年过节吃饺子是常态,我爸妈跟我住在一起十七八年(从我怀孕到孩子上大学),每逢周末基本要吃饺子,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包饺子、全家围在一起吃饺子的场景是我脑海里定格的周末画面,当然还有我妈的口头禅:好吃莫过饺子,舒服不如躺着。

不正常的是:这十几年间我们自己几乎从来没有做过饭,更不要说包饺子这套复杂的流程,就是简单的饭菜我也只是很偶尔特别的情况下才会动手。爸妈搬走以后,我们小家庭三个人则是平时上学上班大家吃食堂、周末出去吃餐馆,家里的厨房几乎不用,我们自己还特别得意美其名曰:走遍全世界、吃遍全世界、从来不挑哪个菜系和国家,这才是世界级口味!坚决不能像我爸妈那样一辈子停留在浓浓的河南口味中!

不料这个春节疫情来袭,一切正常的生活工作计划都被打乱,大家困在家里不能出门,一开始还以外卖维生,渐渐只能自己做饭,还买了烤蛋糕的全套装备来学习西式糕点的制作,可是一个月后我们自己竟然自发自觉地开始包饺子了,如今这已经成为每周末的固定节目和我爸妈在家的时候一样:厨房里忙忙碌碌的是我俩,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个擀饺子皮的娃!

这让我想起了王蒙的《坚硬的稀粥》,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真的不是能够用语言说得清楚的概念、更无法用量化指标进行衡量,但是它就在那里,看不见摸不着又坚不可摧。



② 下午·汉语

吃完饺子继续写好《神仙打架》,然后又从视频回放里截到相应的图配上,编辑发到我的微信公众号,选取了一段话作为摘要正式推出,再转发到朋友圈和相应的群组给朋友们送个周末的消遣。这个每周六的固定动作算是完成了。

神仙打架这个系列是我自己的一个自留地,采用我发明的特别写法:用武侠的风格写高科技技术内容的科普,这是我从2017年发起MINE青年科学家奖时开始的一种尝试,自己是武侠迷,小时候看遍金庸梁羽生的作品,喜欢“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流俗”的侠客风格,想起认识的各位学者其实也都是这样有趣的人物,于是就尝试这么写他们的研究和人生,推出以后很受欢迎,因此,今年iCANX Talks开始以后我就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给每周五的Talks写一篇武侠风格的科普,讲讲演讲的科学家本人和他们的杰出成果,当然希望是普通百姓能够看明白觉得有趣的那种。



到今天是第十周了,《神仙打架第十集·南洋双雄玩转智能4.0》,讲的是周五登台演讲的南洋理工大学的陈晓东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林水德教授,他俩讲座的内容和形式的精彩程度都太让我惊诧了,因此我写了这样的一段推荐词:

“东西方不败若有所思:真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深更半夜的擂台下竟然有33万之众!看来功夫好就是第一吸引力啊!布衣陈追梦阿丽塔,林超人笑砍癌冬瓜!这一场南洋双雄倾情演绎的智能大擂真的是太给力了!”

放下此事,我就开始准备晚上的硬核中国芯直播了。没想到半小时后等我测试完直播的细节,再打开手机时,就看到了来自Chwee Teck(CT) Lim(林水德)教授的微信:

“Alice,写得太好了!可是我在开玩笑,我已经不是36岁!”

我想都没想就回了一句:

“哈哈,没关系,让大家羡慕嫉妒恨去吧!”

刚回完这条短信,我忽然觉得不对,马上跟了一句:

“还有,你竟然能够看懂这样的中文?”



为什么会这么问:因为CT虽然长得看上去跟我们一样,可是实际上他跟我们很不一样:因为百年前他的祖上从福建下南洋之后就留在那里发展,他是在南洋出生长大的第N代华裔了,一般来说这样的华裔,好一点的能够听和说“南洋式汉语”,但是就不要指望了能够读懂我这几千字的简体中文的新式小说啦。大概意思我真的怀疑他是不是自己看的,还是别人翻译给他大概意思的。

几分钟后就收到了CT Lim的回复:

我还能给中文的报告呢!(这里的报告指的是专业技术报告!)

这真的太难了!因为很多在大陆长大读了大学甚至是研究生的人出去多年以后回来都不敢用中文做报告了,不单是很多专业术语不知道怎么用中文表达,更重要的是长期在国外生活和工作以后思维方式已经不再是中文的,所以说起中文来会磕磕巴巴、词不达意,还不如用英文来得顺畅和利索!

这个CT真的是太让我惊诧了!昨天晚上他的讲座已经让我惊掉了下巴:一个在基础科研领域贡献常常发NS的大科学家,还开设了六家公司把自己的成果推上市场,检测癌细胞、治疗癌症、为病人提供个人定制化的精准医疗服务!在当前新冠肆虐的时候还为病毒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真的是厉害、太厉害了!



更没想到的是从未在中国土地上生活过的他还能够听、说、读、写如此高难度的汉语!深入思考一下,这背后他和他的家族在上百年的时间里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执着的努力啊!如果说:血浓于水指的是家族和血缘关系永远不可分割,那么语言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就是民族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密码和纽带!感谢林水德教授让我看到了这潜藏在我们华人灵魂深处的秘密:无论生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这中华文化的基因会一直流淌在我的精神血液之中、永远不会舍弃!




③  晚上·家谱

晚上八点,我们的直播是《硬核中国芯》,这是一个中文高科技直播系列,希望能够给十分关心中国芯的朋友们一些专业客观理性的科普,让大家了解要解决中国芯问题,我们该怎么入手才能真的有效。5月23日第一期我讲了《芯路历程》,详细介绍了芯片发展的历史、产业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的问题与机遇;6月6日第二期程旭老师讲了《无处不在的微处理器》,全面介绍了芯片中最为重要的CPU的发展历程、相关技术和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今天是第三期,我邀请了陈江老师来讲《智能手机的芯片战争》,个半小时陈江把手机的家谱讲解得清清楚楚,也让大家知道了中国芯在手机这一特定领域的真实情况。



报告结束,意犹未尽之中查看手机,红点闪烁处是来自湖南的何姓朋友发来的微信:

“这是我和家人花了五年的时间,编辑、整理、查阅、查找、修改之后关于曾祖父何资琛的简历,发给张教授您查阅下。”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份文件,没有看完我已经泪流满面,这是一段怎样大开大合、波澜壮阔的个人和时代奋斗史啊!上世纪初跟北大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这些革命先驱(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贺龙、何资琛等等)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斯人已经归于尘土,但是后人有心再去把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找出来,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真的是一件于公于私都非常有意义的事。


原则上这事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不姓何也不是湖南人,可是机缘巧合我还是遇到了这件事,那是201810月底,远在大洋彼岸的何志明教授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

Alice,我有要事找你帮忙。

原来,何教授在一个政府网站上看到了来自湖南长沙的一位何姓网友发布的一则寻人启事:

寻找湖南何资琛先生的相关亲人信息。

何教授说:何资琛是他的外公,他的妈妈是何资琛先生的女儿(现在已经90多岁),自从49年搬去台湾以后就与大陆的亲人失去联系,一直没有任何音讯,这个发布信息的可能是他在湖南的亲人,请帮忙一定想办法找到联系方式。

这个忙必须帮啊!大海捞针也要找啊!就这么巧,不久前与那个网站相关的一家媒体采访报道过我,于是我找到那位热心的记者请他帮忙去找网站的后台查找是否留下了联系方式,太幸运了,竟然真的有!拿到联系方式,我十分谨慎,先打了电话过去勘察一下虚实,接电话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因为爷爷在世时常常说起曾祖父的诸多故事,自己之前模模糊糊不觉得重要,可是现在成熟了以后觉得很有必要把这段历史搞搞清楚,开始四处寻找相关历史资料和失散的亲人,无奈年代久远很多资料找不到,就想到了求助于互联网就有了这则寻亲启示。看小伙子把情况一五一十说得十分清楚,而且态度诚恳,我于是就把何教授的情况跟他简单说了一下,拉群分享了双方的联系方式,失散七十年的何家人总算是又接上了头!据说当天晚上何教授九十多岁的妈妈就跟大陆的亲人通了电话,想起这样的场景就令人潸然泪下。

当然也非常感慨:小伙子无奈之中在那么不起眼的一个网站上发布的一个不起眼的寻亲启事,竟然就被远在万里之外的从未见过面的亲人第一时间偶然看到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有灵犀吧!这个世界真的是太奇妙了!



本来事情也就结束了,可是这位小伙子十分认真,后来还找我帮忙联系北大档案馆找何资琛先生在北大求学时的相关资料,加上他本人又在创业,我们之间的联系就这样保持下来了。



真没想到今天晚上看到他历时五年整理的这份详细的家谱,真的是感慨功夫不负有心人啊!于是给他发了微信:

“谢谢你的分享,为何家代有才人出感到骄傲,继续努力!”

这真的是个奇妙的夜晚,在听了陈江老师的手机家谱回顾中国当代产业发展之后,又看到何教授这珍贵的家谱,再次回顾中国近代史的个人与时代的风云际会,心情难以平静,思绪万千:

中华文明五千年,我们有尊重历史、修缮家谱的良好传统,深夜细读这些宝贵的资料和史实,让我们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缅怀先祖,不是为了唤回逝者、追究对错,而是为了更好地反思自己、珍惜当下、引领未来,相信先祖在天之灵看到这些努力会感到欣慰的,因为只有牢记历史的民族才有根,只有有根的民族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④  明天·父亲节

夜深人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回顾我这个本来慵长甚至有些因为疫情反复而烦恼的初夏周末的一天:从早上全家人包饺子、到下午CT Lim的汉语,再到晚上有意识地听到的陈江的科技家谱和无意识看到的何教授的历史家谱,我忽然感觉到这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暗示:

软软的文化包裹着硬硬的核,自始至终都融入在我的生命里,在我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件事之中都有它若隐若现的印记,不管我知不知道、愿不愿意,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爬起来写下这段文字记录自己在这个不眠之夜所经历的文化觉醒的心路历程,完稿时已经是6月21日,大家常说的父亲节,希望以仓央嘉措那首著名的《见或不见》作为我的心声,致敬生养我们物理生命的爹亲娘亲和滋养我们精神生命的中华文明!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谨以此文,致敬我们的华夏文明,祝愿龙的传人生生不息!

iCAN霞客行
Alice Wonderlab公众号是北大张海霞教授(Alice Zhang)的公众号,她主要从事微纳领域的科学研究,是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iCAN、全球科学平台iCANX和第一代大学生助学计划Tomorrow-iCAN的发起人兼主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