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我还是想去斯德哥尔摩!

文摘   2024-10-05 00:00   北京  

尽管已经iCANX Talks开播以来我已经听了那么多好讲座,但是今天晚上荷兰教授Wilhelm Huck的报告真的是非常非常有趣深受启发,还是值得说一说,他是个化学家,开创了一个“Reservoir Computing”的新领域,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做计算机。

他的出发点很单纯,用可控的化学反应对应的结果是具有统计规律的而且是可以重复的,这就是他的工作基础。

他设计了自己非常简洁明了的Reservoir Computing system(简称RC). 为了验证他的设想,他主要完成了三个任务:

第一项任务:能够体现计算能力的“与或非门基本功能,这是RC作为计算机的基础能力。

第二项任务:对动态系统的理解和响应,这个是RC计算机的重要特点,因为化学反应是动态的。

第三项任务:预测未来。也是最厉害的,这里他用了乒乓球运动员王皓的照片来解释为什么要预测未来,因为人的反应是带有预见性的,这是智能,而他的RC是具有预测能力的。

最后,他提出了RC的几个重要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路径。

整个报告逻辑性非常强、一环扣一环,一气呵成,把一个新领域讲得非常清楚透彻,原理很清晰、发展路线很明确,听众很容易跟上,所以最后的讨论环节十分热烈,很有启发。

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报告,一个原创的新领域,听这场报告让我受益良多,联想到马上要进入今年的诺奖开奖季,又将有一番关注原创科研成果的热潮,今晚这个报告的原创度很高尽管它还需要很多年的发展才能有影响世界的成果,不妨趁机说一下这个原创报告对我的启发:

首先,他是瞄准科学问题去的。开场的时候主持人介绍他获得了巨额科研经费支持,他在后面讨论环节专门解释了:是科学问题驱动的研究得到了好的效果,才有了科研经费的跟进和IBM等巨头的关注,idea-driven is more important所以,一个科学家必须要研究和发现科学问题越是深刻的科学问题原创的价值越高,不是科研经费越多原创价值越高,而诺奖只奖励那些发现并解决了最深刻的基础科学问题的科学家。

其次,他所在的大学的世界排名并不高,但是他和他的团队却是都非常enjoy他们的研究,而且坚持在一个方向上长期深挖,不以追逐热点和发影响因子很高的论文为目标。这一特点在欧洲科学家的身上是非常突出,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欧洲大学的科学家频频获得诺奖也是常态。所以,是否能够发现深刻的科学问题跟大学的排名关系不大,跟成果是否发表在影响因子很高的杂志上也不直接相关,而是需要科学家在一个领域长期耕耘和潜心研究才能有深刻的发现和突破。

最后,同行之间的相互刺激和启发,今天上来的几位荷兰科学家研讨非常热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十分有价值,真的算得上是头脑风暴,这样的讨论是能够刺激大家对科学问题进行再思考并带出新的研究方向以及促成高质量合作的。所以,有一批醉心于科学研究的同行和朋友经常交流学术是很有必要的,相反,如果一堆人天天在一起讨论如何搞人搞钱运作关系是讨论不出原创也不可能运作出诺奖的。

正好不久前我认识的一位青年教授来找我聊天,他痴迷于科研却不会“来事儿”在单位被排挤,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聊到最后他还是很坚定地跟我说:

我还是想去斯德哥尔摩!

我说:好!就是要有这种信念!不管你在哪里,不管受到什么磨难,只要你心中一直被科学问题占据,你与斯德哥尔摩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因为斯德哥尔摩只认解决了最深刻科学问题的科学家不认关系户!加油!

iCAN霞客行
Alice Wonderlab公众号是北大张海霞教授(Alice Zhang)的公众号,她主要从事微纳领域的科学研究,是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iCAN、全球科学平台iCANX和第一代大学生助学计划Tomorrow-iCAN的发起人兼主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