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养老服务实现稳健发展。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文件、开展专项行动、细化标准规范,促进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上积极尝试、屡出实招,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伫立岁首,回望过往,中国社会报整理了2024年养老服务领域发生的大事要事、暖心实事、行业喜事,与读者一起见证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成效,憧憬养老服务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要求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
《意见》从4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在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方面,明确要建设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在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方面,明确要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促进医养结合,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和改进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在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方面,提出发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养老服务产业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在强化有力有效的养老服务要素保障方面,明确要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完善财政支持相关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等。
《意见》提出,到2029年,我国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适配,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
2024年9月10日,受国务院委托,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着力提升养老机构照护能力,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58.9%,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下一步将坚持多元参与,完善失能照护社会支持系统;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开展家庭照顾者照护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亲情照顾作用;加快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提高家庭照护水平。
2024年,民政部持续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工作,有效满足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需求,同时还将集中照护服务对象范围从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完全失能老年人,扩大至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中度失能及以上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对他们入住养老机构获得长期照护服务给予补助。
为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民政部等24个部门于2024年10月31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聚焦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和产品用品研发应用、加强养老服务消费保障、打造安心放心养老服务消费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19条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在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中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若干措施》还要求各地将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列入重要民生工作。
2024年4月,为规范引导养老机构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民政部等7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养老“钱袋子”扎上“安全绳”。《指导意见》是首份专门针对养老机构预收费模式进行监管的全国性文件,聚焦预收费收取、管理、使用、退还全链条监管,对养老机构的预收费周期、预收费用途、风险保证金留存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填补了全国层面监管制度空白。
根据《指导意见》,养老机构采用预收费方式的,应当在服务场所、门户网站等显著位置公示预收费项目、标准等信息,并向负责监管的民政部门报送。《指导意见》要求,养老服务费预收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对单个老年人收取的押金最多不得超过该老年人月床位费的12倍;养老机构不得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确保交费的老年人总数不得超出其备案床位总数,预收费用总额不得超出其固定资产净额;养老机构不得以承诺还本付息、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诱导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交纳预收费;会员费不得用于非自用不动产、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对符合服务协议约定退费条件的预收费用,养老机构应当按照约定及时退费,不得拒绝、拖延。
2024年5月,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专门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作出总体性、系统性部署。根据《指导意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要从县、乡、村三个层级推进。《指导意见》还富有一些创新性的意蕴,比如建立完善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农村家庭照护者培训、盘活供销合作社闲置资产参与农村养老、鼓励基层老年协会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等。《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村养老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省域内总体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覆盖率不低于60%,互助养老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失能照护、医康养结合、助餐、探访关爱、学习娱乐等突出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为以点带面推动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整体水平,2024年,民政部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96亿元支持59个地区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工作。
2024年,老年助餐服务持续推进行动被列为全国老龄委四件为老民生实事之一。民政部积极稳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先后在四川省成都市、天津市、安徽省合肥市分片区召开3次座谈会,指导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政策。第一次座谈会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深化调查研究,杜绝“仓促上马”;注重试点先行,防止“一哄而上”;做到精准施策,警惕“福利泛化”;及时引导纠偏,消除“风险隐患”。第二次座谈会强调,要在持续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推动资源可持续、运营可持续、服务可持续。第三次座谈会强调着力推进助餐服务提质增效,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供给质量上下实功,在政策落地上见实效。此外,民政部组织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老年助餐服务项目,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老年助餐点达7.5万家。
2024年,组织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行动被列为全国老龄委四件为老实事之一。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任务。民政部在持续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基础上,还有序推动社会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推动将家庭适老化改造纳入重点支持范围;争取超长期国债支持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4年3月,商务部、民政部等14个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居民开展适老化改造。此外,民政部还制定发布了《适老环境评估导则》《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通用要求》等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适老化改造提供技术规范。
2024年4月,民政部、财政部公示了2024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拟入选项目地区。项目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面向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不低于8万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不低于15万人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2024年,入选项目地区扎实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专业优质资源投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在设施建设、机构培育、人才培养、服务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模式,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度机制。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已累计遴选234个项目地区,支持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5.8万张,提供居家上门服务66.8万人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促进医养结合”。2024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等5个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从加强质量管理、提升服务质效、强化队伍建设和保障服务安全等4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指导意见》明确将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纳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紧密型医联体统一管理,支持将自愿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指导意见》提出,优化团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综合连续的健康服务,不断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获得感。
2024年11月20日,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汇集各级民政部门发布的养老服务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办事指南等实用信息,同时还囊括了全国超过40万家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助餐点的点位信息,以图文形式进行展示,实现养老地图一键查找。平台还清晰展示每个养老服务站点的概况、服务项目、入住价格和要求、特色服务、咨询电话等内容,让养老服务资源供需双方能够更加高效地对接。另外,随着与省级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平台将逐步实现在线办理养老服务津补贴申领、养老机构备案等业务,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
END
来源 | 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