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国内顶流社交APP,封了126万个账号?!

文摘   2024-12-20 20:55   四川  

年末了,KPI大考来了。(手动狗头.jpg)

据了解,昨晚10点左右,小红书突然集中封号引发网友大规模讨论,不少网友表示自己账号突然被封,相关话题于今早冲上热搜榜一。

有数据显示,从2024年11月18日到12月16日,小红书平台共封停约126万个账户。

黑马观察了一下,目前表示已经被封的账号,大概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知道自己账号存在问题,确实有违规操作的:

这种情况的控诉,往往是觉得平台不给缓冲,直接封号做得太过火。

呃……这种太典了,就不做评价了。

第二种,是利用平台做商业变现,走平台正规渠道,或者参与平台的推流活动,结果还喜提封号的:

这种吧,还真不好说是谁的问题,虽说账号是走的平台正规渠道,平台两头也都收了手续费,但你的内容一旦带了商业性质,被说引流营销,你也没地方说理去。

然后就是第三种,正儿八经的吃瓜群众,可能发的帖子里有一两个违禁词,结果被平台检测到,直接就AOE一锅端了:

这种就还好说,去申诉十有八九是能成功的,运气差点的多申诉两次估计也就解封了。

总的看下来,小红书这波大规模封号,波及范围确实很大,还带点“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架势,网友怨气冲天也不是不能理解

实际上,就在前几天,小红书的官方“薯管家”发布了“黑灰产账号治理阶段性进展”和“清朗·同城板块信息内容问题治理”

大致内容黑马贴一下:

简单总结一下,小红书目前严查的包括:

批量养号(发布同质化低质量二创视频)到高粉后,删除和隐藏低质量内容,然后进行软广营销;以及同城色情低俗内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和网络水军服务等。

同时,可能由于打击力度过大,类似隐藏内容、种草推荐之类的疑似行为很可能也会被误伤。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一些账号的封禁理由和实际内容不符,封禁理由像是人机批量发放的,根本和账号对不上。

除此之外,有网友还发现,小红书账号一旦被封禁,就没有办法注销:

而小红书的实名是没有办法解绑的,且一个身份证只能实名一个账号,如果要换绑实名,就必须注销上一个实名了的账号——

也就是说,一旦账号被封禁且无法解封的话,你的实名就和这个账号绑死了,再也不能用你的身份证实名第二个账号。

别说是在小红书做商业变现的网红们了,普通网友倒霉被误封了,想再搞一个账号都要头疼半天。

实际上,黑马去扒拉了一下岁月史书,发现关于小红书大规模封号,和实名无法解绑的问题,几乎年年都要被拉出来讨论一波。

大量“教你解封小红书账号”的教程,也会准时在年底出现。

所以有网友戏称,又到了小红书年末KPI考核报复性封号的时候了。

在黑马看来,小红书多次大规模封号,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平台利益,比如严查引流和跳转内容。

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履行平台监管的职责。

有数据显示,今年4季度,小红书日搜索量达到了6亿次,比23年年中翻了一番,其体量已经不是当年小而美时期所能比拟的。

有消息称,小红书2024年利润预计翻一番,突破10亿美元,港股上市的计划很可能会再次被提上日程。

但与此同时,与搜索量一起增长的,还有平台日益增加的信息量,于小红书而言,监管的难度也在成倍增加。

黑马觉得,大家意见最大的地方不是平台封号,而是在于小红书“不负责任的一刀切”——

简单粗暴地通过敏感词检测批量封号,损失了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才使得用户对平台产生负面观感。

既然小红书已经离上市临门一脚,更应该在内容审核上投入更多的成本,明细和完善封禁规则、检测机制,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就把用户一竿子打死。

以上,就是黑马今天的叨逼叨。

PS:去瞄了一眼,黑马的小红书没被封。

大家的账号还健在吗?不对,兄弟们用小红书吗?

商务合作微信:cdmm8899
记得来个点赞+在看】

黑马公社
手机、新能源车和周边,解读、体验你关心的科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