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背景
主要做法
完善“培养链”,让青年与乡村“双向成长”。紧紧围绕“缺什么补什么”的培养导向,积极搭建跟班学习、导师帮带、培训学习、学历提升等各类平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跟班学习提技能。通过为“好青年”安排一定的村务工作,列席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重要会议等形式,使其全面了解掌握上级有关政策要求及村务管理各项事务,不断提升村务管理能力。导师帮带学经验。建立镇(街道)领导、“头雁导师”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帮带机制,结合帮带对象特点,一对一制定帮带方案,手把手传授治村经验,促进“好青年”快速成长。专题培训强素质。积极为“好青年”提供专题培训、交流观摩、跟班学习等机会,不断其提升综合素质。近3年,组织专题培训3次,交流观摩20余次。
完善“使用链”,让青年与乡村“双向选择”。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原则,结合“好青年”能力素质,提供合适的使用方向。进“两委”压担子。在换届或村“两委”班子职位空缺时,优先从综合素质较高的“好青年”中补选。自2020年换届以来,先后将24名“好青年”补充进村“两委”班子,4人成长为副书记、副主任。任职务练本领。在村“两委”班子没有职务空缺时,及时将培养成熟的“好青年”选聘为村上网格员、资料员、小组长等,使“好青年”有了更好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先后选聘25名“好青年”为村网格员和村民小组长。领办企业做示范。积极协助有经营意愿和能力的“好青年”领办创办企业、合作社或从事个体经营等,助力他们成为本村致富能手,示范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先后助力8人成为致富能手。
工作成效
一是显著提升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吸引力。通过在村委会设立光荣榜,将“好青年”照片、事迹等进行刊登宣传;择优选聘“好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担任公益性岗位、参与村内事务等岗位;优先推荐“好青年”入学,提升学历教育等有效举措,切实提升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吸引力,“好青年”培育计划实施以来,全区26个行政村长期动态储备后备力量110余人。
二是切实增强了村级后备力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让“好青年”参与村内日常事务、列席村内相关会议、安排导师结对帮带、专题培训等形式,使“好青年”早日接触村内事务,提前参与村务管理,在工作中既提升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又让实践丰富了理论,使村级后备力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是有效破解农村党建力量不足问题。通过优胜劣汰,动态培养储备,全区每个行政村平均储备后备力量4.3人,其中“四类人员”占比达80%以上,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1%。平时,通过担任网格员、公益性岗位、村民小组长等职务积极发挥作用,在村“两委”换届和班子出现空缺时,随时有合适人员能够满足条件,保持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持续稳定。
探讨启示
启示二: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提升待遇保障。农村留不住人,主要原因就是待遇保障满足不了年轻人的心理期望,要结合不同类型人员,针对性选聘为网格员、公益性岗位、村“两委”班子等,给予一定的补贴待遇,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一定贡献的,待遇可与村集体经济收入相挂钩。还要在学历提升、能力培育、社保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不断提升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吸引力。
启示三: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健全使用路径。大力培养储备后备干部,就是为了后期使用,要结合后备干部的专业特长、能力素质等,通过选聘到村上担任网格员、小组长、产业发展指导员和“两委”班子成员等,支持在村上领办创办企业(合作社)、个体经营等,让每一名农村后备干部都能在村上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王益党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