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廉洁作为一种高尚品德、一份坚守和向往,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和吟咏,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发人深省的诗词,以此言明清廉高洁之志向、寄托公正为民之深思,这些诗词经过岁月的沉淀和酝酿,历久弥新、馥郁芬芳。
为弘扬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结合新时代实践,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载体,取精用宏,化古为今,特推出“廉韵清风,汲古开新”廉洁文化宣传专栏,阐述思想,遣心寄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师生党员进一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营造清风正气、廉洁自律、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本周推出《廉韵清风,汲古开新》第九期: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官继条分,虽等差而立制;吏功旌别,皆清慎以居先。器尔众才,由吾先圣。人各有能,我官其任;人各有德,我目其行。是故分为六事,悉本廉而作程;用启庶官,俾厉节而为政。善者善立事,能者能制宜。或靖恭而不懈,或正直而不随。法则不失,辨别不疑。第其课兮,事区别矣;举其要兮,廉一贯之。……
乃知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苏轼·《六事廉为本赋》(节选)
苏轼(1037—1101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官从政、爱民为民、清正廉洁的作风更是被人们称之为苏贤良。苏轼从21岁中进士开始,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其间多次被贬。但不管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一直坚持为官以民为本,做人以廉为首,理政以廉为上。当今时代,细读苏轼诗词,不仅可以领略豪放派诗词的波澜壮阔,也能从苏轼诗词中升华品行、提升境界,深刻感受清正廉洁的文化瑰宝。
要领悟“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的廉洁意识。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非一毫而莫取”,告诫为官者要心胸坦荡、两袖清风,才能做到善始善终。苏轼家风清廉,父母“皆性仁行廉”,他自己终身恪守“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的准则,并告诫后人要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泊,“一点浩然气,千里快风哉”的正气,“惟宽可以怀远人,惟廉可以服殊俗”的德行。
要提升“安分养福、省费养财”的节约意识。自古勤俭节约与廉洁奉公密不可分,勤俭是廉洁的一方面。苏轼为官节俭自律,清廉自守,“毳饭”待客、计绳开支、勤俭持家理念名垂青史。从苏轼诗词中涵养勤俭节约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勤俭意识、节约理念,养成“狂吟醉舞知无益,粟饭藜羹间养神”的习惯,“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的自律,驰而不息与奢靡之风做斗争,带头垂范、克勤克俭。
古往今来清正廉洁皆是为官从政的底线,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汲取苏轼廉洁奉公之道,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百行德为先,治政廉为首。要常怀一颗“律己之心”,做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常怀一颗“慎独之心”,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常怀一颗“戒欲之心”,做到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时时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蒲冰的谨慎,自觉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勤政为民、清廉为公的政治本色。
驰骋魔法汽车,翱翔汽车宇宙 | 汽车学院“魔法汽车”活动圆满结束
共青团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委员会
图文 | 汽车学院
编辑 | 王 睿
初审 | 张启月
终审 | 汤皓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