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一战·故事】付亚民:无言的盾牌

文摘   2024-12-22 17:43   黑龙江  










他,身形不显,声音不扬,言辞朴实无华,从未用华丽的辞藻去描绘心中的忠诚与热爱,但他的行动却比任何语言都要来得更加真挚与坚定。

接到报案后,小付骑着他的“28”式大杠自行车,向侯家屯赶去。

不是小付车技不佳,实在是乡村小路曲折蜿蜒,路面结冰打滑,车子一路颠簸,发出痛苦的声响。小付用力抓着车把,身子却随着车身东倒西歪,仿佛喝醉了酒一般。他心里暗自嘀咕,这车要是散架了,那今天下班就只能徒步回家了。

小付的家原本在遥远的外市,初入职场时,小付把派出所当成第二个家,因为派出所事务繁忙,他索性就在综合办公室打了个硬板床,随着时间推移,这份感情的寄托愈发深厚,小付干脆在津河镇落户成家了。那时的派出所,办公室的红色写字台上总是盖着玻璃板,下面压着旧照片、便笺等物品;门口则必定放着一把椅子,上面放个看不出原来花色的搪瓷大脸盆。

津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小镇,坐落在绥化市北林区东部,因镇内有一条津河而得名。全镇共有5个行政村、42个自然屯、58个村民组,常驻居民近二万人。

小付所在的北林区公安局津河派出所就坐落在津河镇。

1998年12月的一天,镇上发生了一起债务纠纷,恰巧轮到小付值班,于是就有了前面那一幕。他骑着自行车驶进了张老太的院子,正值晌午时分,阳光洒在皑皑白雪上,晃得人睁不开眼。小付推开门,就听见屋里嘈杂的声音,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找谁来也得认这个理儿,难道老太太好欺负吗?”“他张婶,咱俩是亲戚,你打听打听,十里八村我是啥样的人?”只见屋里烟雾缭绕,双方争执得不可开交。镇里有威望的“屯大爷”老李,手掐着半截烟,直到指关节感受到了烟头的灼热,才依依不舍地丢掉。“别吵了,小付来了。”

小付名叫付亚民,1996年刚从校门走出,就被分配到了津河派出所。农村派出所警力不足,算小付在内,仅有3名正式民警,他兼内勤外勤于一身,每天的工作除了为村民办理户籍业务、处理案件外,最多的就是解决各类纠纷了。

“大家消消气,咱们先说说到底是因为啥事。”经过一番沟通了解,事情的始末逐渐清晰。近年来很多村民都去三江包地种植水稻。张大娘手头有一些积蓄,1996年,她把3万元借给了同村的李某。按约定,每年李某都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头两年还好,然而今年水稻收成不好,李某赔了个精光。因此他想和张老太商量能否免去今年的利息。

要想缓和矛盾,只能从中调解了。小付耐心地倾听,用平和而真诚的语气分析事情的缘由,用一颗理解的心去贴近双方感受,寻找让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最终,在村干部的见证下,双方约定本年利息减半。

基层派出所就是这样,什么妯娌矛盾、婆媳矛盾、老人赡养矛盾,甚至鸡鸭猫狗引发的各类矛盾几乎每天都有。多年来,付亚民凭借着熟练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业务素质,总能将各种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这样一句话:“酒,装瓶里是琼浆玉液,入了肚却易成祸端”。这句话,在2013年的那个春天,被村民老胡演绎得淋漓尽致。

老胡,一个庄稼地里的好把式,每当邻里间有大事小情,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让他在村里赢得了不错的口碑。然而,这个看似完美的庄稼汉,却有一个老也改不掉的毛病——酗酒。农活繁重,杯酒释倦,无可厚非,但到了老胡这儿,却变成了“贪酒不顾人”。妻子常抱怨,说他喝完酒后月亮当太阳,狗叫当歌唱。

那年春天,一场家庭矛盾打破了老胡家的宁静。妻子一气之下,回到了娘家,坚决要离婚。老胡本想挽回这段婚姻,却用了荒唐的方式——喝了二两酒后,持刀前往丈母娘家,想“请”回妻子。

消息传到了付亚民的耳中,他二话不说,带着同事赶到了老胡的丈母娘家。一进门,便看到了手持利刃、眼神迷茫的胡某。“老胡,你这是干啥?赶紧把那东西放下,你还想不想好好过日子了?”付亚民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责备。

看到付亚民的到来,老胡哽咽地说:“付警官,我没想到你会来。我就是想让她跟我回家。”

付亚民深知,不能靠武力或责备解决这样的问题。他耐心地坐下来,请来了双方的亲属,一起为这对夫妻调解。“如果是感情真的破裂了,那强扭的瓜不甜。但要是还能有缓和的余地,毕竟出一家进一家不容易。他嫂子,你再慎重考虑一下吧。另外,老胡啊,喝酒把家喝散了,这真的值得吗?”

胡某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羞愧地低下了头,承诺以后一定戒酒,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最终,这场家庭纠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被化解于无形之中。

民胜村的蔡某,曾因一时冲动而身陷囹圄,刑满释放后,付亚民在生活和思想上都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他隔三差五地来到蔡某家中,细致入微地了解其生活状况。

那是一个微风不燥的午后。蔡某家的地头,被邻居开车压了,留下了几道深深的车辙,双方产生争执。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付亚民的耳朵里。他放下手中的笔,心想:“这事儿得赶紧处理,不然看这俩人的脾气,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来。”

付亚民将两人找到了派出所。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也没有用生硬的法律条文去压制,而是用真诚去感化,用理智去引导,让双方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和敌意。最终在付亚民的见证下,两人握手言和。

调解纠纷被公认是衡量公安工作水平的“试金石”,也最考验基层民警本事的真功夫。从警28年来,付亚民帮助辖区群众解决纠纷上千余起,摸索出了解决各类纠纷的一些诀窍:对老百姓来说,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一生也遇不到几次,就算一只鸡,一头猪,那都是他个人和家庭的大事,处理纠纷问题,只要把涉事双方看成是兄弟姐妹、自家亲人,群众也能理解咱的工作,都有同理心。

付亚民一直身兼内勤民警的职责,在全力扑在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还配合所领导不断推出完善便民举措,长期利用休息时间为群众办事。冬季农民一般都吃两顿饭,来派出所办事几乎都集中在中午。付亚民牺牲中午的休息时间,宁可自己累点,也不让老百姓白跑一趟。

2023年10月20日,付亚民接到辖区一在外地务工的群众电话求助,该人身份证丢失,两日后要进行职称评定,如错过此次评定只能再等一年,当事人的家人因秋收干农活都接不到电话,无法代她来派出所办理临时身份证。付亚民告知当事人不要着急,可以先通过微信把手续传过来,待联系上家人再让他们来所取证,他可以在派出所等待,特事特办,不论多晚都要为她办好,不会影响她的职称评定。

当晚,在当事人父亲接到电话来所时,见到付亚民一直等在所里,非常感动,在顺利拿到身份证后,通过自媒体“今日头条”发表感谢之言“北林区津河派出所付警官,我要为你点赞,事情办的顺利,一切都那么流畅,虽然在付警官看来是一件小事,可在老百姓心中确是一件大事,帮了个大忙,真心为这样的人民警察点赞,谢谢付警官”。

每天一上班,户籍办事窗口前挤满了村民,有办理户口身份证的,有法律咨询服务的。刚入职那会,付亚民也是门外汉,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都会请师傅帮忙,并拿着小本在旁边记录。勤奋好学的他,后来利用闲暇时间自学法律条文,多年的积累,如今以成为村民眼中的“万事通”了。

2001年的春天,津河镇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这天,付亚民的一位远房叔叔急匆匆地找上门来,“小付啊,我给你弟弟看了个对象,那丫头真是没得挑,我琢磨着赶紧让他们把婚事给办了。可问题是,你弟弟年龄还不够,登记不了啊。你得给叔想想办法。”说着,叔叔顺手递过来一包香烟,在他粗糙的手中显得格外醒目。

“叔,我不会抽烟,您还是拿回去吧。我弟弟今年还没到22周岁吧?您是想让我帮他改户口年龄?”

叔叔点了点头。付亚民却陷入了沉思。在农村,孩子们结婚普遍较早,有些甚至还没到法定年龄,父母就开始张罗着包办婚姻。

“叔,我觉得这事使不得,”付亚民开口道:“更改年龄违法违规,再说现在讲究的是自由恋爱,您应该让他们俩先相处一段时间,看看性格合不合适,再考虑登记的事情。这样婚后的家庭才能稳固啊,而且到时候年龄也够了。”

为此,付亚民付多次去叔婶家,耐心地劝说他们,同时也做着弟弟的思想工作。最终,一家人决定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自己去决定。

一年后,弟弟带着幸福的笑容告诉付亚民:“哥,你说的对,我们俩现在正在相处中,感情很好。”后来,他们登记结婚了,如今小两口家庭和睦,日子过得温馨而甜蜜。

2016年8月,警官小付闻到了津河镇的上空似乎弥漫着的一股不寻常气息。一连串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如同阴霾般笼罩在这个宁静的小镇。骗子们以免费发放洗衣粉、真空锅这些小恩小惠为诱饵,悄无声息地骗取了老人们辛苦积攒的钱财。

这帮骗子也太坑人了!

津河派出所迅速组成了一个专案小组,誓要将这些狡猾的骗子绳之以法。在各村屯,付亚民调取了大量的周边监控录像,一帧帧画面仔细甄别,对案件进行深入的分析。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辆嫌疑车辆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经过对车辆信息的层层核实,发现这辆面包车已经转手多次,如今已是第十一任车主。顺着这个线索,一张精密的追捕大网悄然铺开,北林区居民郑某等人,逐渐浮出水面。然而,郑某似乎嗅到了危险,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案的其他人也如同人间蒸发,付亚民和同事们的蹲守,仿佛是一场无尽的等待。

转眼间已到了11月。就在人们以为郑某已经逍遥法外之时,绥化火车站的一声警笛,划破了初冬的宁静。狡猾的郑某在试图逃离时,被早已守候多时的警方一举抓获。得知郑某落网的消息后,共犯李某、赵某等人,如同惊弓之鸟,纷纷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主动投案自首。

这场历时数月的追捕行动,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津河镇的天空,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

2010年3月,正值初春时节,北方的白雪依旧覆盖着大地。这时,有群众报案称在靠河村道口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

经过初步勘察现场,付亚民发现地上有略显模糊的车辙痕迹,但在风大雪急之下,已经难以辨别出具体的行驶轨迹。不久,刑警队同事也赶到现场,在死者的遗物中找到了身份证,经核实得知死者是北林区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同时发现死者脖子上有明显的勒痕,初步判断是被人窒息而死。

付亚民迅速与死者的家人取得联系,得知死者前天晚上出夜班后至今未归。他马上和同事一起走访调查。

在走访过程中,付亚民获得了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当日凌晨时分,杨某开着一辆车回来,并且在院子里焚烧类似衣物的东西。这个线索让付亚民眼前一亮,他立即和同事前往杨某家。只见杨某家的院子里果然有焚烧过的痕迹,但此时已经人去屋空。

有了目标嫌疑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追查了。付亚民和同事不分昼夜地奔波在追捕杨某的路上。三天后的一个清晨,他们终于在外市县的一家旅馆内将杨某成功抓获,这场命案宣告告破。

在审讯过程中,杨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那天晚上,他搭乘了死者的出租车,在行驶到偏僻路段时,心生歹意,用暴力手段将死者窒息而死,并抛尸在路边。为了掩盖罪行,他还将死者的衣物焚烧掉。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2022年5月,松林村一场突如其来的重伤害案件在村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村民胡某,此刻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头部裹着厚厚的绷带,只露出了痛苦的眼睛。经法医鉴定,他的伤势已构成重伤。

“他……他真的敢下手,李某,他打的我。”胡某的声音微弱而颤抖。

然而,当民警将李某带来询问时,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口供。李某的头部此时也缠着绷带,他坚称这是一场意外,是双方在路口骑车时不慎相撞所致。

两份口供,如两条平行线,没有丝毫交集。案发当天是21号中午,田间地头空无一人,没有监控,也没有目击证人。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

要打破这僵局,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付亚民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他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查。终于核实了一条重要线索。

原来,在案发当天,胡某和李某二人因积怨已久,在地头不知为何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李某一时气愤难平,从车上拿出钝器狠狠地击打在胡某的头部,致使胡某身受重伤。

而更加可笑的是,李某在事后心存侥幸心理,害怕承担法律责任,竟然对自己也下起了狠手,试图通过狡辩和伪装来逃避法律的制裁。

面对事实,李某如实交代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并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处罚。

弹指一挥间,峥嵘岁月稠。付亚民从一名普通民警成长为所里的教导员,7次被评优秀公务员,荣获2次三等功,1次被评为绥化市政法先进个人。今年已经52岁的付亚民,从警28年来,一直深植津河镇这片基层沃土,默默付出,情系百姓,成为了村民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来源|公共关系大队

编辑|单平 周英男

制作|翟英淞

审核|单平



北林公安
绥化市公安局北林分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