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灵芸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网上有个叫“胖胖小鱼”的宝藏小男孩,小小年纪,已经坐拥几百万粉丝。
从9岁开始,他就是家里掌勺的“专业大厨”了:
西式牛排、腌辣白菜、拉凉皮、蒜蓉大虾这样复杂的菜都能信手拈来,煎炸烹煮,无一不通。
不仅如此,小鱼还是妥妥的小暖男一枚,临时要出门还能惦记着做份哨子面,怕妈妈一个人在家饿着肚子。
网友纷纷怒赞:
“30岁的我自愧不如,煮饭都不知道下多少水。”
“我有这么好的娃就好了!”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质疑和反对,认为孩子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干活这么累很影响长身体。
殊不知,相比知识的学习,实际生活能力才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根本。
看似简单的生活技能,其实蕴藏着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试想,一个孩子如果连独立生存和自理自立能力都没有,怎么去面对未来生活的风雨和苦难呢?怎么成为生活的强者呢?
湖北的刘女士,曾因一条朋友圈引发全网热议。
“诚心为上大一的女儿找一位能照顾她生活起居的保姆,年后开学即能上班。
工作内容:洗衣做饭,收拾房间卫生,照顾日常。”
据刘女士说,自己和丈夫平时很忙,都要做生意,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自己从来没让女儿动手做过家务。
2019年女儿刚上大学时,自己学校家里两头跑,最后实在忙不过来,所以才在朋友圈招聘保姆。
对此很多人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觉得,刘女士过度溺爱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了“巨婴”。
从小舍不得孩子做家务,不想让孩子受苦,结果成了最大的苦。
做饭意味着生存,家务意味着自理,最起码的自理能力都无法学会,哪怕孩子学历再优秀,也是一场空。
曾轰动全国的“东方神童”魏永康,2岁就认识1000个汉字,17岁入中科院硕博连读,进入“全国顶尖”物理研究所。
就在大家以为他即将在科研上发光发亮的时候,他却被劝退了:没有自理能力。
原来,魏妈妈从不让魏永康沾手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也不让他交朋友,每天陪读“伺候”他:
早上挤好牙膏,帮他洗脸、穿衣、洗衣,甚至是洗澡和亲自喂饭。
结果到了大四,魏永康还常常因为穿错鞋子衣服被人笑话,成绩一落千丈。
魏妈妈这才意识到,自己教出了学习成绩优异的儿子,却没有教出一个真正合格的成年人。
书籍《特别狠心特别爱》中写道: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
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父母索要!
我们明白父母望子成龙的厚望,但盯着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最终只会成为坑害孩子的绊脚石。
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目的是“分离”。
教会他做家务,便是教会他谋生技能,是孩子独立成长,坚强面对未来的风雨的主心骨。
在父母眼里,家务活隐藏着些许危险,怕孩子磕着碰着,担心他被刀具伤到。
但就是这些隐藏小小困难的琐事,才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学得最有意义的生活哲理。
有先见之明的家长,早早就开始了对孩子做家务能力的培养,锻炼各项能力:
①拥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日常生活中,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难意识到生存危机。
一旦发生变故,这些孩子就像失去双翼的鸟儿,连活下去都成问题。
日本妈妈千惠在乳腺癌复发时,第一个意识到的就是教会孩子一件事——生存之道。
在女儿的成长中,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她都会让孩子自己来,自己独立思考和体验。
在妈妈的指导下,阿花2岁就会洗袜子,3岁能榨果汁、煮米饭、打扫卫生,4岁学习切菜、炒菜、煮大酱汤,5岁学会了煮米饭、制作漂亮美味的寿司。
小小的阿花,早早就能独当一面,哪怕后来妈妈真的离开人世了,她也能过得很好,甚至还能照料爸爸的饮食起居。
拥有生存技能,本身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成年礼。
有一天我们不在身边了,他们依旧可以好好照顾自己,灿烂地过完这一生。
②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Frank Furedi表示,如今社会和家庭正将年轻一代“幼儿化”,有的人年近30岁还无法脱离家庭独立生活。
其中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锻炼。
对孩子来说,家务活是孩子一项很好的、手脑身体并用的全技能训练项目。
我身边有一些妈妈,非常擅长把家务活变成有趣的游戏,寓教于乐:
比如,让孩子收拾玩具——
在玩具筐贴标签,让孩子将玩具按分类送回去:汽车类、烹饪类、公仔类;
让孩子整理衣服——
一边教孩子学会辨认颜色,一边把不同颜色、款式、季节的衣服进行分类收纳;
让孩子收拾鞋子——
让孩子观察鞋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找到另一只匹配的鞋子。
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学会识物,还能主动思考如何把家务做得更好更快。
久而久之,孩子就自动培养了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专注力和动手能力。
③婚姻家庭更幸福
综艺《少年说》中,男孩付轩昂向妈妈表达不满:
我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写完作业后,还要做那么多家务!
妈妈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教导他:
你长得很帅,但是你将来如果能泡得了书房,下得了厨房,能担当,有责任,那么你的未来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一定会很幸福。
细细想来,确实如此。美国也有相关调查证实:
懂得彼此分担家务的夫妻,婚姻生活更美满长久。
因为从小就干家务活的孩子,能体会别人的辛苦,具备共情力和感恩之心。
这样的人,自己有担当有责任心,伴侣也会很幸福。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在30年前的一项研究标明:
如果一个孩子在15、16岁才开始做家务,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孩子会觉得这是一种强迫,完全达不到早早就开始的效果。
孩子从2-3岁起,就有了基础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家长们应该放手让他开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你可能会疑惑,孩子干活往往都是照猫画虎,应该什么阶段学习什么家务更合适呢?
分享一份儿童学做家务年龄表,可以作为家长培养做家务、动手能力的参考指南。
1-3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喜欢模仿,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比如:
1.学着大人的模样使用勺子或筷子、洗脸、脱衣服、鞋袜
2.把自己的脏衣服送到洗衣篓里
3.擦掉自己吃东西弄撒的污渍(打翻的牛奶、掉落的饭粒等)
4-6岁:
进入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孩子家务能力的“黄金期”,适合做:
1.简单的清洁工作(扫地拖地、擦桌子、给植物浇水、接听电话)
2.早上自己洗漱并放好毛巾、牙具
3.铺床和叠被子
7-9岁:
青春期前,渴望成为小大人,能更加主动参与到探索和实践。比如:
1.会使用厨房刀具,洗衣机、吸尘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
2.做简单的食物(水煮蛋、泡面)
3.会数钱和找零
10岁以上:
青春期孩子,可以为将来生活做演练,需要家长一定的鼓励和引导,也可以多分配一些家庭权力,比如:
独自去商场购物;
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组织家庭会议、生日派对等。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幼儿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帮孩子做得再多,不如教给他一个终身受益的本领。
毕竟,这个世界,总是更优待那些那些独立自立、生存技能满分的孩子。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从今天开始,不要再包办他的一切,开始让他学着整理自己的房间、学着做一道菜,去洗洗菜、摘摘菜、打打鸡蛋……
点个“在看”,希望你我学会放手,给孩子多一点点信心,助他在家务琐事中收获无穷的智慧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