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缠枝瓜果纹玉壶春瓶
馆藏于济宁市博物馆
侈口,束颈,弧腹下垂,圈足,口沿饰缠枝花纹,颈部饰蕉叶纹及变形莲瓣纹,腹部以两圈缠枝花纹间隔,中间饰缠枝瓜果纹,近底部饰一圈变形莲瓣纹,圈足外饰缠枝花纹。
点击查看“冻”图
战国鎏金银质猿形带钩
馆藏于孔子博物馆
长16.7厘米,宽6.8厘米,鲁国故城战国墓出土。器作长臂猿振臂回首跨进状,猿身微作拱形,前掌略曲成钩形,背面一圆钮,造型生动,姿态优美。猿身多处包金,金光灿灿,两目镶嵌蓝色料珠,炯炯有神。
馆藏于孔子博物馆(点击展开)
点击查看“冻”图
红色妆花纱云肩通袖膝襕蟒袍
馆藏于孔子博物馆
此件衣服衣身主体为红色暗花纱,暗花以四合如意云纹为主,云纹上侧和下侧饰以带状流云,一侧饰小云气,两云朵上下两侧连接,并搭配散点式排列的杂宝。
馆藏于孔子博物馆(点击展开)
点击查看“冻”图
春秋吴王夫差铜剑
馆藏于邹城博物馆
吴王夫差剑目前共发现九柄,剑身刻“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用料考究,做工精湛,代表了青铜兵器极高的铸造水平。春秋时期,吴国将领带着吴王赐的宝剑,领兵为邾国攻打鲁国,后鲁国战败,此剑作为战利品留了下来,历经两千多年又重见天日。此剑为研究春秋争霸时期邾国与鲁国的历史及古代冶金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馆藏于邹城博物馆(点击展开)
点击查看“冻”图
东汉黑漆古式长宜子孙铭文铜镜
馆藏于微山县博物馆
直径13.7厘米的东汉黑漆古式长宜子孙铭文铜镜,产于东汉时期。黑漆古式,饰蒂形钮周围刻四字铭文“长宜子孙”,8连弧纹,宽素缘。
馆藏于微山县博物馆(点击展开)
点击查看“冻”图
汉圆唇平口禇釉凤鸟瓷酺
馆藏于鱼台县博物馆
器物通高31.5cm,口径8.4cm,外径32.5cm,腹深30.4cm,唇口有微残,两侧对称有兽面装饰的两耳,国家二级文物。整只瓷酺三条玄纹以上施釉,以下部分全部为裸胎,在同类器物中实属罕见,属于陶器向瓷器烧造演变过程中的代表器型,且装饰较为精细,施釉部分刻画与汉代同一时期帛画造型风格一致的凤鸟纹,整体造型饱满,确有汉代“烹茶尽具,酺已盖藏”的隆重之美。
馆藏于鱼台县博物馆(点击展开)
点击查看“冻”图
汉跪式青铜人
馆藏于鱼台县博物馆
汉跪式青铜人高9cm,宽4cm,前后长约5cm,为青铜材质,通体完整,并无残缺,为国家二级文物。汉代人席地而坐,置铜镇于席子四角用以压实,此铜人即为汉代铜镇,且以人形浇铸,造型巧妙,恰恰呼应了其使用用途,铜人的服饰、跪姿也反映了汉代的生活式样,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馆藏于鱼台县博物馆(点击展开)
点击查看“冻”图
宋立式背光莲花座引路菩萨
馆藏于汶上县博物馆
1994年出土于汶上县太子灵踪塔地宫,国家一级文物。菩萨头背圆光,火焰围绕,背后錾刻施主愿文。菩萨面容丰满、诡秘,有撇须;体态轻盈,戴天冠,披银丝璎珞,臂有金钏,袖垂飘带;双手合握,放于胸前。菩萨呈持物供养姿;束腿,跣足,立于莲花座上,翩翩欲飞,精微传神。
馆藏于汶上县博物馆(点击展开)
点击查看“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