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他以教授身份调入常工。如今,他已站在退休的边上。
十三年不改初心志,崇德勤业为人梯。爱生如子,他用心守护学生成长;爱校如家,他用情当好主人翁;视教育为“志业”,他用智立己达人。
有人说,教育是一场爱的修行和坚守,教师要做爱的使者。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墙上有标语“做人德为先,执教生为先”。十三年间,他用实际行动对它们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
他,是三次获“校优秀教师”称号的经济与管理学院李亚卿教授。
育人育才并重,
着力培养学生研学习惯
2020年,中秋节和国庆节撞个满怀。那天一早,李亚卿幽默地和妻子尚淑萍(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退休教师)说:“走,今天我要带你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原来,他担任班导师的2020级贸一、二班不少同学来自贵州等几个偏远省份,无法回家和家人团聚。为缓解这些学生的思乡思家之情,给他们补充点油水,李亚卿准备请他们去全聚德吃烤鸭。想法一说出,妻子欣然应允。那天中午,21位学生在他们的盛情款待下度过了一个特殊的中秋佳节。其中1位学生就是常州本地人。听说他要请同学们聚餐,这位学生和李亚卿打趣说:“我算不算没有回家的,也想要去聚餐。”李亚卿没有一丝迟疑,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他。饭后,师生一行还前往青果巷游玩。
一位将参军学生眼睛做手术需要8000元,但家里条件不好一时无法支持,找李亚卿求助。他二话没说,当即给了学生8000元手术费。一周后,学生还他4000元,表示另外的只能等参军后再还。他宽慰学生:“不急,不急。”
来自贵州的一位学生因身体不好要休学,家里经济又拮据,李亚卿毫不犹豫拿钱周济他。
他常对学生说:“几千块钱对我的生活影响不大,但对你们很重要。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能伸把手我就得伸把手。”
对学生有一颗包容的心和一双欣赏的眼,主动帮助想参军的学生物色资源,身体残疾学生、心理异常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李亚卿不仅把所有学生装在心里,还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特别为每一个情况特殊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李亚卿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教育引导学生不仅要做到“根正苗红”,还要有真才实学。他认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不应成为大学分类的机械标准,更应该把它们看作是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基于此,他表示,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也绝对不能忽视研学习惯这个童子功的培养,大学生就得学会做研究、写论文。
为充分激发学生研学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他既“近视”又“远视”。立足身边的“清北故事”,他把身边同事钻科研结硕果的鲜活事例讲给学生听。结合教学内容,他将所涉及的学术前沿问题、鲜活案例一一摆给学生,并引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直呼“有意思”。与时俱进,他对标985、211、“双一流”高校培养规格,以及市场、岗位需求,在教材基础上,加大教学难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李亚卿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发现真理的过程。如何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研学潜能?如何培养提升学生的研学能力和水平?他是有实招的。拿2020级贸一、二班学生来说,一进校,李亚卿就告诉他们大学生不仅要有动手能力,还要有分析能力,写论文是大学生的基本功。想到学生可能会有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绪,他打气道:“不要怕不会写、写不好,先从相对简单的协助老师查阅文献、整理数据、收集资料、规范格式等环节开始,慢慢就会有新思想。”与此同时,他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积累出发,精心建立论文选题库,让每个学生从中挑出1个选题去查询已有的相关研究,然后作出自己的评价。利用班导师和任课教师的“双身份”优势,从“专业导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和作业布置,到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步步为营,教导学生始终围绕选题,一步步深化研究,一次次修改完善论文。他宽容以待学生写不好,极尽耐心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与每一位学生都是微信好友,以便随时随地及时回复学生的问询、指导他们修改完善文章。开通“喀山黑海”“新桥论坛”等公众号推送专业文章、发布学生习作。遇到质量不错的,他则主动帮学生联系发表渠道、帮出版面费刊发。在他的指导、帮助和鼓励下,有30%的学生公开发表了论文,还有超85%的学生报考了硕士研究生。
“生活上、学习中,李老师对我们都很关爱。同学们只要有问题去找他,他一定会极尽所能帮忙。他也很注重培养我们的学术研究思维和能力,对我们考研读研帮助很大。”2020级贸班、正读研一的张欣蕊、汪钰不约而同说。张欣蕊还透露,自己是跨专业读研,组织协调能力也不太强,在论文撰写发表、担任班级研讨活动组长等方面都倍感压力和信心不足。当她将此告知李亚卿时,李亚卿就像“及时雨”,不仅给她精神鼓励,还帮她出主意、提供参考材料。“李老师是个贴心人,对我的事情很上心,让我感觉很暖心、安心。”张欣蕊感动地补充道。
上“古道与城市”“产业地理与城市流变”等选修课,给留学生上“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李亚卿也采取同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还结合留学生语言习惯,专门收集下载俄语版材料供留学生延伸阅览和强化理解。这一来最直接的变现就是虽然结课了,还有不少学生乐意和他探讨问题、分享认识。
因为爱,所以不啻微茫
常言道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长流水就是不断持续学习。”
2012年开始,李亚卿坚持每年暑期参加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金融学和经济学专题研修班。“关于计量等知识点,一开始听不太懂。”他坦言,回来后便加强自学、请教同事。听的多了,问的多了,慢慢地都能听懂弄明白了,他又积极与同事、同行讨论,不断丰富对学术前沿和新计量工具的了解。2019年培训期间,他作为老学员代表发言。据说,人家看重的就是他七年一年不落的坚持。
他还主动创造条件加油充电,拉上妻子,十几年如一日,每周末奔波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只为“蹭课”。多的时候,一天听三场讲座(报告),还觉意犹未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李亚卿坚持学思用贯通,在自己熟悉的赛道和领域“古商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精耕细作,不断找到研究空白,探索提出真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7年,发表论文15篇、主编教材2部。近五年,主持市厅级项目9项、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
他几乎每天来学校,即便快退休了,也每天会出现在系部办公室,学习、交流、力所能及为大家干点事。据了解,虽然是系里年龄最大的老师,但他从不倚老卖老。只要看到办公室(在四楼)桶装水(快)用完,就主动到五楼去,左手一桶、右手一桶往下搬,并安放好。有年轻老师看到要上前帮忙,他都会“硬气”婉拒道:“我是在锻炼身体哈,杂活留给我来干。你们那双手是用来写SCI文章的。”摆上饮料、沏上热茶、上调空调挡风板,两次面谈,记者也亲身体会到了他的“暖”。而且,说到学院的发展、同事的成长,他都表现出由衷的喜悦和高兴。
今年毕业季,学校面向2024届毕业生发出“‘樱’为有你 情留常工”樱花树认养倡议。倡议一发出,李亚卿就以夫妻名义在学院内带头认养了2棵。认养时,李亚卿笑称自己即将从学校“毕业”,这是难得的向学校表祝福的机会。在他的影响下,他所带的2020级贸一、二班也积极响应,认养了2棵。
午后论坛,架起信息互通
“连心桥”
三人行,必有我师。李亚卿深谙此理。他说,相比于青年博士,自己可能有经验和资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但自己没读博士,青年博士的思想活跃、又掌握了新的模型化分析工具,这都是值得学习的。
为了走进青年博士、促进同事之间的工作交流和感情积累,他也多费心思。利用在学校吃午饭的便利,热心组织发起系部的“午后论坛”。主动把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分享给其他老师。对别人所讲不清楚不明白的,则谦虚请教、强化学习思考,以穷源竟委。好几个青年博士受其感染,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不吝惜将自己的学术新发现、新观点摆出来一道探讨交流。为争取更多交流思想的机会,常常做东请同事吃饭。10余本、一本500页左右的打印素材,高高地叠放在李亚卿的办公桌上。这些材料,都是由别的博士下载提供电子版,他自费打印出来的,供自己和其他有兴趣的老师使用,甚至给系部同课程的教师每人发放一本。他也鼓励年轻教师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守正创新,做有用的科研。
一来二去,他们在互通有无的相互启发下不断纠错纠偏,继而找到研究新思路、凝练创新点。近三年,参与论坛的青年教师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2篇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上。
退而不休再发热,老骥伏枥续初心。回望几十年的教师生涯,李亚卿有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遗憾,更有桃李芬芳、一路生花的满足,有对退休生活的展望和规划。他表示,人只能活一辈子,要尽力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退休后还要多向青年教师学习、请教,依托已经完成的《产业地理与城市流变》《喀山黑海——部族流散的气候、地理与产业边界》《产业转型升级的欧洲经验》三部书稿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了解书籍出版流程,完善书稿内容,将之早日出版。
常州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北斗星新媒体工作室
编辑 | 刘家瑞
文字 | 周绍萍
校核 | 施怡
统筹 | 朱承宁 夏娴
审核 | 糜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