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先进集体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成立于2003年,是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示范专业、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于2021年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在校生225人,专任教师11人,校聘产业教授2人。
通信工程系始终把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潜心奉献的教师队伍。现师资高级职称比73%,博士比73%,国外经历比46%;有“333”等省级人才5人次,省双创博士、科技副总8人次。近3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90项,科研经费近2500万,科研成果100多项。
通信工程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3年,学生学科竞赛省级以上获奖率70.3%;学生考研录取率24.3%,其中北大、东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率近70%。
座右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化工与材料学院复合材料与工程系在教学方面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推动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建设,将产业学院建设与复合材料与工程系部建设合二为一。在学生培养方面,实施“3+1+N”的培养模式,将微专业研习、科研项目研习、企业工程项目研习、企业文化浸润融入到“N次递进式项目”学习中。
注重团队建设,倡导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教学上,分为四个教学研究组。科研上,目前建设有碳纤维工程与技术研究所,形成了两个科研团队。我们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研究和备课制度,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
座右铭:乐为人师。
座右铭:践行使命,融合创新,铸就育人品牌,矢志不渝育英才。
人文学院中文系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高级职称占比50%,博士占比72.2%;省教学名师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2人,省“双创人才”1人。中文系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汉语言文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现当代文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近几年,中文系在教学科研领域硕果累累,获批国社科课题(重点项目)立项两项、省重点教改课题立项一项,中文系先后获评校师德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学组织,中文系教工党支部获评校标杆党支部建设点,多位教师获常州市“师德模范”称号、学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多位教师在省级、校级教学竞赛和讲课比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座右铭:以德育人,以文化心,以智启思,以才立业。
师德先进个人
汽车工程学院博士。2017年11月来校工作,现为车辆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该同志担任20车辆班班导师期间,通过抓典型、更换班级干部、举行班级共建活动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班级学风建设和班集体建设,班风学风进步明显。2023年,20车辆班被确定为校“太雷班”建设班级;2024年6月该班毕业时,就业率为100%,考研成功率为20%,留常率为42.5%。王树磊老师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主持完成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项、高质量发明专利转让1项;指导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获常州工学院优秀共产党员1次、优秀教师1次,2022年度、2023年度考核结果均为优秀。
座右铭: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必至。
光电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对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践行师德,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践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以研促教,将科学研究思路带进学生课堂,指导本科生获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指导研究生获“天鹅杯”第九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一等奖;爱岗敬业,提升业务能力,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SCI论文16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
座右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土木建筑工程博士,副教授。多年负责建筑学系教学管理工作,担任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在竞赛、考研、就业等方面,给予学生无私的帮助,本专业毕业生多年升学率保持在20%以上。工作以来,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4项,校级课题10余项,指导校级优秀毕业设计6项、省级优秀毕业设计1项,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数10项,获市级记功(2020)、校优秀教师(2021)、就业先进个人(2021)、“课程思政”优秀教师(2023)、“万生进千企、百家进校园”优秀指导老师(2024)等,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座右铭: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近年来,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市厅级项目9项,发表论文15篇;撰写《产业地理与城市流变》《喀山黑海——部族流散的气候、地理与产业边界》《产业转型升级的欧洲经验》三部书稿;发起并组织系部的午后论坛,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近三年来参与论坛的教师发表11篇SCI文章,其中两篇文章发在国际一流期刊:《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和《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同时担任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两个班班主任,学生一入学就组织全员参与论文写作来培育研学习惯;四年中30%的学生公开发表了论文,考研报名率超过85%;关心经济困难学生,身体残疾学生、心理异常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为每个特殊学生制定帮扶方案,成效显著,收到师生一致好评。
座右铭:交流促提升,研学立班风。
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从教三十年来,她坚持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以“五心”之姿积极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一是初心不改,德艺并修。凭着过硬的艺术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她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二是爱心播散,带班育人。除了专业教学,她一直从事着班导工作,所带班级以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成长好、班级荣誉多。三是用心教学,创新探索。她一直承担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近三年来,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8项。四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近10年来,她创立了省级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带领团队每年从事公益性教学不少于100场,受教人数在3000人次以上。五是潜心科研,突破提升。近三年来,她主持申报5个市厅级以上课题、主持4个烙画与插画方面的横向课题,均顺利结题;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篇。
座右铭:以心灵碰撞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
常州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北斗星新媒体工作室
编辑 | 施怡
内容来源 | 党委教师工作部
统筹 | 刘松 夏娴
审核 | 孟祥莲 糜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