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散文荐读丨稔山有个芙蓉村

政务   2024-11-25 20:19   广东  



作者:曹杰


2024年深秋,惠东县稔山镇丰收的视频火爆网络。



视频里风驰电掣的高铁,从高架桥上驶过,下面稻浪如金,连绵海畔,海上晒盐如雪,波涛千里。古老与新潮,丰收与希望,在这一刻交相呼应。


稔山位于惠东县稔平半岛西北部,这里历史悠久,抗元英雄文天祥就曾在此经武勤王。数百年来,世居于此的百姓耕海晒盐、植稻种薯,过着富庶安定的生活。清嘉庆六年,惠州知府伊秉绶重建丰湖书院,所费五千余金,半数以上都是稔山乡贤陈鸿猷所出,时至今日,他撰写的《迁建丰湖书院碑记》,依然耸立在惠州西湖之上。稔山得天时地利人和,农作物种植曾享誉全国。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授予稔山“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在稔山,有一座以花为名、充满浪漫气息的古村——芙蓉村。从稔山圩镇出发,沿着广汕公路向东南前行,大约十分钟就到了芙蓉村。进入村子,笔直宽广的村道两旁种满了黄花风铃木。村子一边是规整的民居,一边是广袤平坦的田野,让人赏心悦目。平直的村道行至尽头,便是一口清澈见底的古井。客家人说“有井水处便有人家”,芙蓉村的民居、街巷便在八角古井的后面徐徐展开。


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城石井巷一户官宦人家的陈从周,考中进士,任博罗知县。当时天灾不断,加上政府的苛捐杂税,导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一时间天下大乱。最后朱元璋成功推翻元朝,作为“前朝遗臣”的陈从周,为了避祸新朝,携带子女离开博罗,打算回福建隐居。行进的途中他得知广东省海丰县有匪寇林子祺,霸道行劫,以至于道路阻断,不能归家。于是,他只能绕道,南行经过莲花山的分脉蛇山时,看到有河水在这里流入大海,中间三滩一岛(三滩即大路埔、中心埔、大埔,一岛即现芙蓉村位置),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其中的小岛更似出水芙蓉。


当时正值秋季,秋高气爽,岛上遍地长满木芙蓉,阵阵海风吹来,芙蓉花的馨香沁人心脾,这让陈从周感到前所未有的惬意。他放下行囊,安顿好家人,并将村中取名“芙蓉村”,开基定居。而今,从空中俯瞰,芙蓉村宛如一朵美丽的芙蓉花。花朵便是村子,花萼则是那口八角古井,花柄则是连接广汕公路的村道,而花的根基,则是茫茫九龙山。


在芙蓉村众多风物之中,最让村民自豪的,还是村东边的八角古井。这座古井位于村口。古井在村子诞生时起,便陪伴、滋养着芙蓉村人。“八角井”又称“八卦井”,泉水几乎与井口持平,不满不溢,清澈透底。据村中族谱记载,自从一世祖陈从周定居芙蓉之后,便发现了村东泥垅边有泉水涌出,而且常年不枯,于是便砌围疏浚,保护起来,作为村子的主要饮用水源。



当时古井泉水上涌过于厉害,常带起细沙。明代正德三年(1508),陈氏后裔陈禄荣用千斤巨石压在泉眼之上,使其缓缓流出,此后再无黄沙微粒冲起,古井变得更加清澈透亮。


20世纪六十年代,惠东发生严重干旱,河流断流,居民饮水十分困难。为帮助乡亲们,芙蓉人无私奉献出古井,组织附近村民前来取水。当时,保守估计近万人来此取水,无论取走多少,第二天小小的八卦古井总是满满一井甘甜的清泉。


芙蓉人环境保护意识很强,为了方便族人生活,当地曾在村子的东、西、南、北各处建有“洗衫井”,将其与饮用水源分开,避免污染水源。时至今日,在八卦古井的下方,依然有“洗衫井”,村民常来此洗衣。上善若水,而今,芙蓉村的八卦古井已经成为惠东县不可移动文物。


“道人多种木芙蓉,晓着清霜分外红。”而今,随着稔山推进“百千万工程”和打造“中心镇”样板工作的不断深入,芙蓉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村民也坚信,此地花开正好,馨香更胜。



来源:惠州日报

由文明惠东综合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明惠东
文明惠东是中共惠东县委宣传部、惠东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惠东县文明工作事务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之一。宗旨是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