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经济日报》地方版刊文
聚焦呈贡卧龙古渔村、海晏村
点赞昆明实施滇池沿岸
重点村改造提升工程
全文如下
↓↓↓
秋高气爽,蓝天白云下,滇池碧波万顷。走进位于滇池东岸的云南昆明市呈贡区卧龙古渔村,金黄的向日葵在田野盛放,黄墙青瓦的老房子古朴典雅,山水林田错落有致,吸引不少游客到此打卡。
“村子在滇池边上。来这里游玩,不仅可以亲近自然,还可以看到昆明传统的民居建筑。”游客李小梅说。
卧龙古渔村背靠七星山,北侧濒临滇池,曾是一个滨水码头聚落村庄。近年来,为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呈贡区积极推进“四退三还”(退塘、退田、退人、退房,还湖、还湿地、还林)工作,于2018年6月份启动整村搬迁,并与华侨城公司协商达成合作,致力于把卧龙古渔村打造成集古村保护、古建修复、文旅融合等业态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改造伊始,我们就严格落实滇池保护治理要求,整个村庄地下建起较为完整的雨污管网,同时布局业态侧重文化体验类项目,做到压实保护、有效开发。”呈贡区乌龙街道党工委书记邵杨晖说。目前,卧龙古渔村主干道路和基础市政管网全部完成建设,修复湿地近20亩,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及湿生草本植物等促进生态修复和环境美化。当地还以艺术促进乡村旅游开发,打造了卧龙乡村博物馆、采莲茶坊、滇池流域博物馆、文创大师工作室等建筑,成为群众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环滇池沿岸有大大小小183个自然村落,如何处理好“湖、村、人”的关系,走生态化、可持续乡村振兴之路?2023年2月份,《昆明市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改造提升方案》印发,重点乡村改造提升等工作全面启动。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熙忠介绍,以滇池保护治理为底线,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目标,去年以来,昆明市梳理183个乡村的资源禀赋,选取46个村庄进行重点改造提升,全面推进滇池生态、村庄形态和产业业态“三态”协调发展。
每到黄昏时间,位于滇池中部区域的海晏村就会涌进众多游客。金色霞光照在沙滩和水面上,当地打造的“七彩落霞观光村”与“落日集市”成为热门打卡地。
“我们正在对村庄实施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人居环境节点提升、历史建筑修缮等,同时引入民宿、美食、咖啡、艺术创作空间等商业业态。”滇池度假区大渔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铁说。目前,海晏村吸引100余户商户入驻,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98户村民通过房屋租赁增收。今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0万元。如今,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位于滇池西南侧的太史村是昆明“最美环湖公路”起点,长长的绿道将滇池、荷塘、湿地等景色串联成片。每到周末,大批游客来此,沿着环湖路边前行边欣赏美景。今年以来,不少户外跑步、骑行等活动在太史村举行。
“每个村落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资源条件都不相同。我们按照‘一村一策’规划,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构建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环滇池乡村生态旅游圈。”任熙忠说。
在小渔村体验农耕文化和艺术创作空间,在百草村品尝“百草”了解中医药文化,在福保村运动主题公园享受休闲时光……1年多来,滇池沿岸改造提升的46个重点村已有39个村的有关项目实现运营,过去脏乱差的村庄如今水清岸绿景美,游客纷至沓来。通过改造提升重塑环滇池乡村建设、乡村产业,滇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价值也进一步实现。今年上半年,46个重点村共实现营业收入9141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956个。
来源:经济日报,呈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