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管之家
中国“最富”大学,也曾“流亡”十五载
1923年,一所崭新的大学在奉天省举行了开学典礼。这所大学,就是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一经建立,就得到了极其丰富的资源支持,堪称当时中国“最富”大学。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官方账号
但命运多舛的东大,又于1948年6月再度迁到北平,直到解放后才又重新迁回了原地。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了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联合抚顺、鞍山工专组建了东北工学院。
图片来源:东北大学官微
百年风雨路,群星闪耀时
一个世纪的风雨,让东北大学的这条路走得格外艰难。但前方虽然艰险,总有人一直奔赴。曾经在动荡年代支撑着他们风雨无阻的坚韧执着,同样闪耀在新时代的东大人身上。曾经在“一二·九”中冲在最前线的无畏勇气和爱国热血,同样激励着现在的一代代东大人在全新的领域里勇攀高峰。此后,东北大学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学科建设上,目前东北大学拥有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东北大学的学科实力不断增强,重点建设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业流程”2 个学科群总体实力正在迈向和接近世界一流行列。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化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数学、临床医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
新时代的东北大学,一样有群星闪耀的师资力量。“十三五”期间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国家级人才、外籍专家 225人。百年来培养出70余位中外院士,现有教职工4512人,其中专任教师2938人。东大目前有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26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84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
“十三五”以来,东北大学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5项,省部级一等奖78项等多项荣誉,还获得国家专利6131项。承担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国防急需和支撑行业转型的重大重点项目近 400 项,建成国家及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18 个。2020 年全口径科研经费达到 19.2 亿元。在东大一百岁生日的今年,东大的科研团队实现了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Science两个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双突破。
东北大学的科研发展同时推动着实验室的建设。截止目前,东北大学拥有2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曾经炼制出世界第一块“超级钢”的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曾被杨振宁教授题词,发展至今的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大优秀的科研创新,也投射在了不断发展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上。东北大学入选首批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及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近些年,东北大学与东北各类企业签订技术合同1300余项,与辽宁科技型企业共建产学研联盟59个,本土孵化落地科技企业近100家,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超50%。
东大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深深影响着东大的学子。学校冶金工程一流学科坚持在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和企业重大工程项目中锻炼培养研究生,90%以上的博士学位论文结合现场科研展开,毕业博士生70%以上的成果在生产一线应用。东大百年之际,东大学子在“挑战杯”国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得到了国家级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好评,获得2金2银2铜,刷新了东北大学参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十三五”以来,东大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奖444项,国家级奖励2100项,共有94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
图片来源:东北大学微信公众号
从振兴东北,到民族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振兴东北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东北大学接过了新的接力棒,建立“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积极推进智库建设,为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成立以来,多次组织召开论坛、讲堂、研讨会,聚焦东北振兴,破解发展之困。近年来,举办数十场东北振兴论坛,21场“东北振兴大讲堂”以及30余次专家座谈活动,获得“辽宁省首批省级重点新型智库”等荣誉。除此之外,东北大学建设东大科技园,东北大学创新港,全方位融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为东北振兴和区域转型发展不断助力。
东北大学是一所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的大学,百年来东大学子一直奋战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的第一线上。东大涌现出了隐姓埋名数十年为“两弹一星”提供尖端原材料的“可可托海的东大人”、“将青春献给祖国的飞行员”邹存邈烈士、“奋斗者”号控制软件负责人及主驾驶试航员赵兵、“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巴兴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杰出毕业生,广大东大师生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港珠澳跨海大桥、C919大飞机、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新一代战舰等国之重器都镌刻下东大人爱国报国的印记。
一代又一代的东大人坚守科技报国初心,勇担强国建设使命。百年栉风沐雨,虽然历经许多磨难,但东大依然是一所充满年轻活力的高等学府。在“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东大文化熏陶下,如繁星般的东大人总会出现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祝福东大!下一个百年,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