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历代名人(12):东晋入浙的胡姓先祖胡凤

2025-01-21 18:05   广东  

浙江兰溪生塘胡村胡氏宗祠

      西北临潼凤凰起,钱塘流域梧桐栖。出生于陕西临潼的胡凤(366-420),东晋车骑将军、左散骑常侍、辅国大将军,官至太傅,曾任汝南郡、东阳郡太守,是最早入浙的胡姓先祖之一。现在上百万钱塘江流域的胡姓,约三分之一为胡凤的血脉。

对东晋王朝忠心不二

       据兰溪《生塘胡氏宗谱》和《白山胡氏宗谱》记载,胡凤是临潼武官世家,是东晋大家旺族。胡凤效忠日落西山的东晋王朝,不趋炎附势,拒绝桓玄、刘裕等大鳄的拉拢。东晋安帝隆安年间,伪楚桓玄要取代东晋,派心腹桓温拜访汝南郡太守胡凤,请他出兵占领洛阳要津,成为伪楚的羽翼。桓玄许诺,事成让胡凤担任虎贲大将军,管辖黄河上游南岸三个大郡。胡凤不为所诱,对东晋安帝忠心不二。他率部扼守要道,不让伪楚兵马过境。除掉桓玄的东晋安帝感激胡凤,加封他为辅国大将军,协镇京畿。

       桓玄的伪楚灰飞烟灭,刘裕开创刘宋王朝紧锣密鼓。被封为中外大将军的刘裕,功高震主,尾大不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其时,胡凤调任东阳郡太守,为安帝看管江浙要塞。锋芒毕露的刘裕,采取先礼后兵,允许胡凤选边站。胡凤对刘裕派来的代表长叹一声:哪边也不站,干脆解甲归田!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与后来成为刘宋武帝的刘裕,都不去追究胡凤,而让其妥妥自谋出路。

在八婺大地生根发芽

      没有在郡守所在地婺城定居,而是迁居到三河戍地(今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生塘胡村)大云山麓桃花坞。桃花坞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胡凤在此安居乐业,子孙兴旺。其三个儿子中的长子与次子,在兰城与婺城一带耕读传家,幼子曾任御史中丞,迁居别地。胡凤后裔在浙中八婺大地生根发芽,旺势拓展。在兰溪城乡,胡凤后裔衍分塘家、塘里、西湖、横山、生塘胡、白山等分支。东阳吴宁胡氏,是东晋义熙四年(408)由胡凤后裔从兰溪迁入的。永康北镇坊胡氏,系胡凤的裔孙胡玖于大唐年间从兰溪过来的。温州、宁波、衢州及杭嘉湖等地,皆有为数可观的胡凤后裔。

       查阅永康《官川胡氏宗谱》得知:胡凤十五世孙胡玖,在唐高宗年间进士及第,致仕后定居永康西门外北镇坊。胡玖胞弟胡瑱的儿子胡证,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进士,任过兵部尚书、岭南节度使等职。胡证四世孙胡彭,辅助吴越王钱镠抗击黄巢乱兵有功。胡彭第三子廷评,复归永康北镇坊族居。宋乾德元年(963)农历八月十三日卯时,廷评长子承师的儿子、后来被奉为胡公大帝的胡则在永康诞生。

在生塘胡村印记深深

      在胡凤的最后定居地、当今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生塘胡村,建有古色古香的胡氏宗祠。祠内庭院,有株粗壮的苏铁,经历了520年的风吹雨打,是兰溪寿命最高的苏铁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宗祠里侧的兜率寺碑。碑由石座、石面、石框构成,石质古拙。碑的正面,为邵朗撰写于唐咸通九年(868)、北宋庆历三年(1043)重刻的《太傅胡公置寺记》—— 

       盖闻三皇之时,人本敦朴,各守性命,保其冲和,全厥天年,化穷则已。降及唐虞之代,嗜欲犹淳,家给人足,不相侵伐,君君臣臣,各理其职而已。海内平一,刑措罔施。足而驰者安于山,鳞而潜者乐于水,羽而飞者保于林。胎夭不伤,耆耋得死。苟无祸害之衅,奚假振拔之门哉?殷周已还,战国萌动。张弦弧矢,炼甲铸兵。乃有强凌弱,以众暴寡。由是争斗之患生,杀伐之祸兴矣。虽老氏垂清净之化,仲尼用礼乐之教,莫能救也。而苦海波涌,爱河风腾。害源弗祛,心垢弥悖。重围匝于三蜀,毒焰延于四生。乘时荡涤,建设航筏。汲引沉溺者,惟佛世尊。于是标六度之宝训,转无上之法轮。作迷途之指南,为黑夜之明炬。处浊世者,何能济哉。但为三惑牵缠,六趣沦陷。顿而悟者,万无一焉。

       厥有我东晋左散骑常侍、辅国大将军、太傅胡安定公得之矣。公讳凤,字世鸾。才推国英,德票人瑞。出蕃入辅,兴事建功。焯乎图书,焕在南史。其激俗尤异,立迹惟能者,可得而言之。于戏胡公,辞荣不让于二疏,知足式于元老。压伐冰之贵,攀定水之宗。悟万法皆空,叹浮生若幻。晋义熙二年正月,舍所居为和安寺焉。尊像端严,塔庙宏丽。由涮制而左,香刹之盛,莫之偕也。夫人九江郡太守吕公凯之女也,柔明淑,姻族推高。配德宜家,义谐琴瑟。发无上愿,舍不住赀。亦于是日同舍西庄,置五福寺焉。殿宇严整,高卑得宜。迭经废兴,更名灵曜寺。其五福旧额,则移于县郭之东山立寺焉。和安门接三衢,途通百越,法众集萃,供具日臻。长夏讲筵,无时暂辍。灯然积代之明,福赞无疆之休。故得族茂干枝,化沾来叶。后嗣蕃衍,不可胜言。或以廉秀登科,或以勋劳筮仕。剖符列郡,遵问绢之清风。鸣弦化人,效驯雉之素履。其在空门持律行者二人,二十三代孙圣寿寺僧令宣,和安寺僧清瑗,并童出家,弱冠受具,以为百亿三昧,无非度门。调伏身心,梵行精密。调伏心为定慧,调伏身为律仪。护持第一,如优波离。受佛付嘱,比大迦叶。行标法侣,玉洁缁林。宗孙栖遁壑者凡数十门,皆琴书自娱,泉石为玩。与夫父兄首下位者,不亦高乎?二律公洎枝孙辈凡若干人,聚而叹曰:“我二十三代祖太傅公舍宅置寺,绵历岁时。当武宗皇帝御宇之五年,以释教陵迟,缁徒冗杂,非一荡涤,无清化源。初下明诏,沙汰僧尼。寻降敕旨,毁废寺宇。则和安灵曜,并随而废焉。旧用碑铭,一皆碎弃。千载之后,莫详其由。安不可纪于坚珉,扬其往烈?”

        洎宣宗皇帝即统祚六年,以三教并行,殊途一致,有裨大化,幽赞王猷。重降德音,再许置寺。国朝大理卿温公彰莅郡之日,特表奏论,恩赐禅月之额。有上首大德正白,修大乘业,得无畏轮,行化未周,喜舍鳞积,营构堂殿,不月而成。尔后寻复寺名,其士庶助成功德者,名秩姓字者,别有标录,此不更书。今所叙述,但彰厥初立寺之由焉。

       朗谢秩鄞江,寓居兰渚,寺宰不以匪才,见托书事。牢让数四,坚请如初。释来挥毫,但惭荒拙。铭曰:美胡公,山岳降灵,爰挺人英。出镇蕃屏,入辅王廷,德弥馨兮。(其一)美胡公,爵贵禄优,知雄守柔。能舍难舍,居成宝楼,名不朽兮。(其二)美胡公,桃夭ナ实,有坚其室。同捐别墅,圆明佛日。爰聚尼众,栖禅靖谧,置灵曜兮。(其三)美胡公,盛德显融,令始罄终。美宅名园,郁为梵宫。亿万子孙,福寿永隆,祚不穷兮。

      兜率寺碑的背面,为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刻的《兜率寺开堂疏》——

       保宁军请惠因长老囗兰溪县兜率寺主坛开堂说法祝延,囗上皇帝圣囗囗及福资囗县文武官僚军民四众者,伏以囗囗绝迹囗囗囗心言法性圆廓周洎界,人人具足物,物俱灵昏,妄囗缠见非囗囗囗前妙用不囗,导师孰能启发。伏惟长老因囗生金囗固囗电囗简尝囗旨于囗凉屡栖迟与宝婺戒根。风净继囗,共钦佩智槛,囗眀照寂,双遣觊升,囗座大振鸿音,法雨普滋,佛灯洞彻。囗益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治邦之万世,囗酬囗囗囗囗囗囗翘瞻龙天感证疏:囗囗囗元囗囗囗囗囗日,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权观察推官曾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节度推官张囗,囗囗囗权节度囗掌书记囗通判皇甫囗,囗囗囗太常寺奉礼郎监都囗囗囗节度推郎囗,囗囗囗囗部员外郎通判囗囗囗囗囗,囗囗尚书囗囗郎中囗军州囗囗囗囗,囗囗囗伯囗管囗内囗观囗囗使囗,元祐戍辰三年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县口衔上石。

       旷日持久,日晒雨淋,此碑的碑文多已模糊不清。灵洞文化人陈小龙近日细细拓印,仍不能尽复原貌。碑文记载了唐末五代前蜀著名画家、诗僧贯休(832-912)出家地兜率禅寺的的创办过程,对胡凤夫妻的舍家置寺,记叙详备。

唐代墓志铭重见天日

      另据《光绪兰溪县志》记载:唐咸通9年(868),四明(宁波)人邵朗从鄞江任上致仕后,寓居兰溪“兰渚寺”。应东晋辅国大将军胡凤23世孙圣寿寺僧令宣、和安寺僧清瑗等之请,撰写了《和安寺碑记》。

      胡令宣的事迹不见史册,《生塘胡氏宗谱》也没有点滴记录。民国六年(1917)的特大洪水,冲开了距离和安寺遗址、现游埠镇寺基村不远的划船塘村的古墓,《刘岩墓志铭》《刘巨川墓志铭》和《刘巨川买地券》三块唐代墓志铭,得以重见天日。由西泠印社专家精拓后,三块墓志铭被时年24岁、后来创办永昌战时初中补习学校的永昌人赵健收藏。后人发现,《刘巨川墓志铭》由和安寺沙门令宣撰写于唐会昌三年(843)。会昌五年(845),唐武宗降旨毁废天下佛寺,和安、灵曜并废,旧用碑铭一皆碎弃。大中六年(852),唐宣宗再许置寺,恩赐禅月之额。16年后的868年,复寺名为和安。胡令宣从和安寺来到圣寿寺,出任持律行者。

      “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这是得得和尚贯休的《题令宣和尚院》。贯休尊胡令宣为“师”,称寺院为“令宣和尚院”,这与令宣出任圣寿寺“持律行者”的身份相吻合。胡令宣信佛甚笃,勉延先祖寺业。历经兴废,五福寺(灵曜寺),遗址在当今兰城大云山的东峰亭侧,与和安寺相距数百米。五福寺与和安寺双子同辉,烙下了浙胡大祖胡凤夫妻及后裔的深深印记。

竹苞松茂开胡凤研究新境

      胡凤家族,在钱塘江流域旺发,且代有贤者。胡凤后裔北宋大贤胡则,开国领袖毛泽东赞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家族尤其兴旺,仅仅在兰溪市马涧镇蒋坞、横溪镇胡宅等村,而今就有胡则后裔四五千人。蒋坞迁入兰城北隅的胡应麟,荣列“大明文坛后十子”阵容,他开辟的二酉山房藏书四五万册,在那个年代属于凤毛麟角。

       凤飞云翥越千秋,竹苞松茂开新境。2023年7月7日,中华文化促进会胡公满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胡银生一行再次到兰溪生塘胡村调研,考察了村胡氏宗祠及其他胡凤遗存,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锦禄和胡建平、胡建中等村两委成员交流。胡银生表示,胡凤是最早入浙的胡姓大贤之一,重要落脚地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生塘胡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以及兰溪市胡凤后裔要扛起重任,在村落胡氏宗祠显位张挂胡凤画像,在村落合适位置安放胡凤雕像,多渠道收集整理胡凤的相关资料,切切实实保护传承弘扬胡凤文化,推动胡凤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使胡凤文化成为其后裔精神生活的重要引领和支撑。胡锦禄表态:不负各级领导和热心人士的期望,组织行家细细研究历代《生塘胡氏宗谱》,请兰溪胡氏联谊会等机构同仁去沪杭婺等地查阅资料,千方百计补充先祖胡凤资料的不足。在村胡氏宗祠及文化礼堂等处,多层面陈列胡凤的图文。要真正让胡凤文化“立”起来,“飞”起来,“强”起来。


(胡新谷/文字    胡银生胡贡堂/图片)

2008年元旦,胡南山(左)在浙江兰溪生塘胡村实地调查

相关链接:

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四)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883


胡氏历代名人(11):五位胡姓状元传略

胡氏历代名人(10):1999年版《辞海》胡姓人物条目

胡氏历代名人(09):1989年版《辞海》胡姓人物条目

胡氏历代名人(08):宋代大儒胡安国及家族介绍

胡氏历代名人(07):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胡瑗(安定先生)

胡氏历代名人(06):南宋名臣胡铨的家规家训

胡氏历代名人(05):北宋名臣胡则

胡氏历代名人(04):曹魏车骑将军胡奋

胡氏历代名人(03):天水胡缵宗,名臣书法家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胡氏宗亲总会
团结世界胡氏宗亲,凝聚天下胡姓力量,弘扬胡氏文化!商务合作请+vx:wdef13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