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国画160幅

文摘   2025-01-27 17:28   德国  

耗时3年写就,160幅传世作品,全景重现1600年中国绘画的恢弘气韵——

全球15家知名博物馆传世珍藏

一书阅尽1600年中国绘画简史


160幅名画来自世界著名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包含顾恺之、展子虔、董源、范宽、李公麟、赵佶、张择端、马远等106位画家

部分画作一览

从魏晋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九色鹿本生图》到隋唐年间的《游春图》《步辇图》,从宋元的传世名篇《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们》到明清的《关羽擒将图》《桃源仙境图》,按照年代顺序娓娓道来,随书尽览流转千年的中国审美。

时间轴

本书在挑选历代绘画作品时,秉承“最美中国画”的原则,既侧重所选绘画作品的经典性,也兼顾了绘画风格之间的差异性全面涵盖了山水画、人物画与花鸟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画作←→

从左到右为:[北魏] 佚名《九色鹿本生图》,壁画,纵96厘米,横385厘米,莫高窟257窟主室西壁;[明]仇英《桃源仙境图》轴(局部),绢本设色,纵175厘米,横66.7厘米,天津博物馆藏;[北宋]赵佶《芙蓉锦鸡图》轴(局部),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卷(局部),绢本墨笔,纵57.8厘米,横790厘米

书中还收录了宋代的市井风俗题材,除了众所周知的《清明上河图》,还有《骷髅幻戏图》等。

[南宋] 李嵩《骷髅幻戏图》团扇改册页,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26.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人物描写极为细致,线条顿挫有力、坚韧扎实,施色古雅细腻,出自“全能画师”李嵩之手。宫廷民间、城市山村、吃喝娱乐、仙山龙宫等题材,李嵩都有涉猎,或赞扬或讽喻,其将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来描绘,这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宋、元时期,骷髅是一种常见的关于人的谐谑隐喻,《骷髅幻戏图》让人联想到三个世纪之后的荷兰画家勃鲁盖尔。

还有一些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虽为残本且作者不可考,也被收录书中,比如下面这幅《搜山图》。

[元]佚名《搜山图》卷(局部),绢本设色,纵53.5厘米,横53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搜山图》以横卷形式描绘民间传说中二郎神搜山降魔的故事,也叫《二郎神搜山图》。据记载,“鬼神搜山”最早由北宋高益所绘,之后历代不断有传本出现。此卷尾部有苏汉臣属款,经专家学者考证是伪款,推测此画应为宋末元初的绘画高手所作。


此画用笔率意迅猛中见雄健古拙,人物衣纹用铁线描,山石以干笔小斧劈皴、钉头皴为之,树植勾勒豪纵刚劲,设色饱满和谐,尽管为残本(缺少二郎神部分),但艺术价值明显高于其他各本。

展现中式美学的匠心工艺

超大8开、13张罕见拉页震撼视效



博雅人文·严选好书

珍本收藏·正版五折


本书装帧极为考究,采用定制真维纳斯艺术裱布印刷并用专色烫金字体。书壳内衬选用高品级1800g高硬进口灰板材质,内有筋骨,外显古朴。


要想呈现中国画原作的质感,本书采用了297mm×405mm(比标准8开368×260mm还大2圈)的超大开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内文选纸经过重重考量,最终选定了140g浅米丽彩映画特种纸,质地扎实、纸张平滑,手感舒适,全书过油,展现画作肌理。


《最美中国画》在印制过程中遵循原迹调色,十余轮苛刻调色,呈现出几近原迹的印刷细节。


除了超大开本、巨幅拉页,本书还将大幅画作的全图展示和这些名作的特异点细节放大。

上为大比例尺微缩,下为细节放大

另外,为了全景式展现中国画,特在书中增加了13幅加长版大拉页,总长度近15米。


其中最大拉页为《千里江山图》,展开达1.7米,拉页还专门选择了和其他内页用纸不同材质的丽彩映画高韧特种纸


博雅人文·严选好书

珍本收藏·正版五折


不仅仅是巨幅画册!

艺术史学家专业解读


本书集鉴赏性、收藏性、学术性为一体,是两位作者耗时3年写就的面向大众的重磅之作。


开篇便提纲挈领地溯源中国画艺术历史,生动讲述中国画的发展脉络、风格特征、各大画派的代表画家和知名作品。

内文页-前言

作者的西方视角偶尔会带来一些有意思的观点,比如——
明代晚期绘画中流行的“尚奇”之风,无论是放在中国绘画史中,还是放眼全球,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审美特质,甚至会让人联想到“超现实主义”这样的词汇。而晚明的徐渭和清代的“四僧”,则开创了更具现代性的绘画风格——徐渭飞溅的墨汁宛如波洛克的滴点艺术,而八大山人的花鸟构图更像是一种东方的极简主义风格。

全书共20万字,书中160幅画作每幅都配有解说文字,包含画家小传、画面风格、技术技法和历史意义等等,下面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解读本书封面《瑞鹤图》的。

北宋政和二年(1112)的上元次夕(正月十六日),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上空忽然祥云四起,低映端门,有一群白鹤飞鸣盘旋于宫殿之上,有二鹤立于大殿左右两个鸱吻。这一异象引得宫人纷纷驻足仰望,惊诧议论。笃信道教、痴恋异物异象的宋徽宗便是观众中的一员。其亲见此景后,惊喜异常,认为这仙禽祥云定是来帝都昭告国家祥瑞的,于是奋笔描画,记录这一盛景,并题诗一首。

内文页-《瑞鹤图》

虽然现实与徽宗的理解背道而驰,但《瑞鹤图》是一件极其优秀的花鸟画作品。此画打破了常规花鸟画的构图方法,将群鹤与风景结合,以宏大视角表现群鹤盘旋于殿宇之上的生动画面。除伫立于大殿之上的两只仙鹤,其余十八只以顺时针飞于空中,姿态各异、仙音袅袅、高雅灵动。建筑以界画方式描绘,法度严谨。云气用细线勾勒,稍加晕染。天空用石青平涂,利用矿物质色的厚重质感,使殿宇澄清,更映衬了仙鹤的圣洁与华贵。

附赠7张画(印刷)

博雅人文·严选好书

珍本收藏·正版五折


公众号后台回复“读书”,即可加入博雅读书会

博雅人文
有情怀 求深度 爱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