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场,有一特点,凡事须一层层上报,一级级批示。大凡官员也有一特点,喜欢在文件上画一个圈,再写:“请某某领导批示。”《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撰文回忆,曾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一句“名言”道出了个中奥秘。赵启正这句名言,非常有名,也非常管用。那就是:“你要想让一件事办不成,你就多请示。”老赵举一例子,他当上海副市长兼浦东开发区主任时,动员香港大老板郭鹤年到浦东建香格里拉饭店。郭本也想干,但一来,他在老市区已经建了一个,二来,饭店投资较大,得找上面审批。赵启正说,批什么嘛批?自己干得了,反正是你自己的投资!老郭从香港来,比较谨慎,规规矩矩,便跑到京城某部委,汇报此事,要求批准。一处长摇头说,不行,你投资亏了,我们负不起责任!郭说,我自己的投资,怎么会要你负责?处长还是摇头。郭没有办法,只好回到上海。左思右想,管他那么多,自己干啦!后来,饭店终于建成,郭觉得好笑,与赵启正谈起此事:我问处长,我投资亏损了,你负不负责任?处长说,不负责任。我又问他,我不投资,耽误了机会,你负不负责任?处长说,不负责任。我说那么好了,投资你不负责,不投资也不负责,你为什么还要管呢?老赵闻言大笑,早就告诉你嘛老郭,叫你不要请示不要请示,你不听。这不还得自己干吗?浦东要建机场,政府部门不批,说上海有个机场了,还建什么建!好不容易同意了,又不允许把跑道建成4000米,只能3500米。为什么?因为这是规定。但是,你不建4000米,一些大飞机就不敢来,雾天更危险。咋办呢?老赵叫施工方开辟出4000米长度,先铺3500米,施工中,以不好衔接、会有接口为由,一下延长到4000米。结果,事弄成了!赵启正有一段反思颇具韵味:“一般自己能做决定的事情,我一定不请示。你一请示,实际上就把责任推给了上面。你说他同意不同意?一同意,出了问题,责任不就是他的吗?”正因为这个心理,大多数情况,上面只好保守一点,要么拖拖,要么不同意。不同意就不用担责任了嘛。这态度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对下面,不也一样吗?所以,衡量一个干部是不是负责任,有没有担当,你就看他是不是动不动就要请示。表面看是遵守纪律,实际是推卸责任。这种干部,挺耽误事的,依我看,不可重用!言谈及此,老赵有些激动,大家亦纷纷附和,称赞老赵高,实在是高!赵启正谦虚道,我呀,就是管不住这嘴,爱说!其实这道理,你们不也明白吗?只是你们老练,不说出来罢了!言毕,哈哈大笑!
其实,在官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理驱使下,大多数情况,上面往往显得有些保守,或拖延,或敷衍,或依违两可,或不予同意,甚或来个不置可否。因为如此这般就可以少承担甚至不用承担责任。扯皮、推卸责任、官员佛系躺平,这些潜规则是官场毒瘤、是官场癌症。这几年,张鸣老师明显露面少了,却打趣说,“已经有好几年了,我的书一本也出不了,新书不能出,再版没有戏,到了版署,就泥牛入海。连已经出的书,各个出版社也不敢加印。”
博雅人文多方奔走集齐了这套断货多年的《张鸣说历史》系列全五册 ,包括了古代史、近代史、民国史、国民性等主题,集结了一位脾气倔强、正直敢言的历史学者对历史和现实不合时宜的思考,读起来酣畅淋漓,意犹未尽。在当下,更显珍贵。博雅人文的这套《张鸣说历史》是无删减的版本,并且取得了五折发售权。
正如张鸣老师自己所说,“我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所观察到的历史颠倒过来看,非要把漂亮孔雀后面的屁股示人。总而言之,一肚皮不合时宜。”
陈丹青说:能不能找到真历史?张鸣就是告诉你们,你们知道的事在当时不是这样的。
易中天说:张鸣的书是我一向喜欢的——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
张鸣说史,睿智、明白,让人眼前一亮。感兴趣的书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五折购买(多次断货,所剩无几,出版社直供):
公众号后台回复“读书”,即可加入博雅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