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山 供图
屹立在独龙江上的“彩虹桥”
文艺演出活动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举行
福贡县草果丰收
泸水市三河村的田园综合体 本版图片除供图外均为本报记者 李寿华 摄
森林覆盖率达67.77%
绿色成为怒江州发展的鲜明底色
36座“溜索改桥”工程
160座跨江桥梁横跨天堑
行政村通硬化路、通邮、通客车率达100%
感恩奋进七十载 同心筑梦新怒江
1954年8月23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开启了阔步奋进的非凡征程。曾经,怒江州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总量微小。70年来,怒江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54年的593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262.09亿元,年均增长12.7%;人均GDP从32元跃升至4.85万元。怒江州百业兴旺,成为全国草果核心产区和全省最大的草果种植区,兰坪百亿绿色铅锌产业崛起,大华桥、黄登电站电能奔腾,“秘境怒江户外天堂”的旅游品牌吸引着八方游客。脱贫攻坚之前,全州贫困发生率曾一度高达56.24%,超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以上。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改变了怒江州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6.9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4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实现了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区域性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在中国减贫史上留下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怒江案例”。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怒江州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全州26.4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59万人,其中15万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2.41万人。同时,因地制宜“招小商”、办小微企业和帮扶车间,大力推行“以工代赈”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各族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州初期,怒江州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文盲率极高。如今,这里教育体系完备,从学前的“一村一幼”到高等院校怒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各类学校如繁星般点缀在这片土地上,填补了教育空白,为怒江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民生保障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基石。在医疗卫生领域,怒江州医疗机构与床位数量剧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现“零”的突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独龙毯等特色产品漂洋过海,阔时节等非遗项目绽放光彩,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众多作品,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家园。绿色是怒江州发展的鲜明底色。怒江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采取一系列生态建设行动,森林覆盖率达67.77%,位居全省第三。怒江、澜沧江干流与独龙江水质澄澈,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美画卷。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为怒江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放管服”改革大刀阔斧,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市场活力竞相迸发。助企惠企政策落地生根,市场主体茁壮成长,发展到5.37万户。民营经济繁花似锦,民营企业占全州企业的86.5%,民营经济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6%。在开放的舞台上,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新支点建设加速推进,片马口岸升级等工作成效斐然,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一路高歌猛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怒江州发展的坚固基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怒江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全域创建如火如荼,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如明珠散落边境,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全州宗教和睦、边境安宁,民族特色调解模式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稳定向好,在全省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屡获佳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怒江州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与怒江“三步走”奋斗目标,精心雕琢“山水经”,全力打好“生态牌”,用心书写“边文章”,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怒江实践的崭新篇章。
来源:怒江融媒
编 辑:陈福芳
责 编:张鸿秋
审 核:刘 明
终 审:和林泉
投稿邮箱:948767100@qq.com
关注我
微信号:LPZX-001(←长按复制)关注兰坪融媒体中心公众号,即时收取兰坪政策动态新闻,感谢关注和支持。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