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chserve在转转GPU推理架构中的实践

学术   2024-10-16 18:40   北京  


  • 1 背景

  • 2 问题和解决思路

    • 2.1 现状分析

    • 2.2 问题

    • 2.3 解决思路

  • 3 torchserve实践过程

    • 3.1 torchserve使用与调优

    • 3.2 预处理和后处理部分优化

    • 3.3 Torchserve on Kubernetes

  • 4  后续工作


1 背景

转转面向二手电商业务,在搜索推荐、智能质检、智能客服等场景落地了AI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存在GPU执行优化不充分,浪费计算资源,增加应用成本等问题。

此外还存在线上线下处理逻辑需要分别开发的情况,造成额外的开发成本和错误排查成本,对一些需要高速迭代的业务场景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将会重点介绍基于Torchserve进行推理服务部署架构优化的工程实践,希望对面临类似问题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2 问题和解决思路

2.1 现状分析

上图为之前的推理系统架构图,采用CPU和GPU分离的架构。这种架构的特点是:

GPU部分和CPU部分解耦分别部署微服务,预处理部分一般是在CPU上执行,容易成为推理服务的性能瓶颈。解耦后可以将CPU部分部署在单独的机器上,无限水平扩容扩容。上图为美团通用高效的推理服务部署架构方案,可以看到架构思路基本相同。

2.2 问题

该方案具有很大的优点,也是业界多个公司采取的方案,但是架构的选项也需要考虑具体的业务场景。该方案在转转的的场景里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

  • 迭代效率:GPU执行部分的是基于torch或者tf的模型,可以接近0成本的部署到推理微服务上,但是CPU执行部分包含一些预处理、后处理的部分,除了一些常见的图像解码、缩放、NMS等操作,还有很多自定义的逻辑,难以通过统一协议进行低成本部署,需要在微服务里进行二次开发,并且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采用和离线算法实现不同的开发语言,拖累业务迭代效率。当前业界算法工程师的主要工作语言为python,对其他的语言或者dsl都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
  • 网络通信:转转的部分业务场景存在图片尺寸较大的情况,因为二手的某些质检场景需要高清图片判断有没有破损、划痕、污渍等细小痕迹。这样微服务之间的网络通信开销负担比一般场景大很多。

2.3 解决思路

2.3.1框架调研

深度学习模型的常见的部署框架有以下几个:

特性TritonTorchServeTensorFlow Serving
支持的框架多种深度学习框架,包括 TensorFlow、PyTorch、ONNX、TensorRT、OpenVINO 等专为 PyTorch 设计,支持 PyTorch 模型专为 TensorFlow 设计,支持 TensorFlow 模型
性能高性能推理服务器,支持动态批处理、模型并行、多模型并发等性能较好,支持多线程推理,GPU 支持良好性能较好,支持多线程推理,GPU 支持良好
易用性配置相对复杂,需要手动配置模型仓库、推理服务等易用性较好,提供了命令行工具和 Python API易用性较好,提供了命令行工具和 gRPC/REST API
社区和支持由 NVIDIA 开发和维护,社区活跃,文档和示例丰富由 Facebook 开发和维护,社区活跃,文档和示例丰富由 Google 开发和维护,社区非常活跃,文档和示例丰富

从性能和质量的角度,三个框架水平都可以达到要求。重点考虑三个框架对于非深度学习部分的自定义逻辑支持:

  • tensoflow的tf.function装饰器和AutoGraph机制 tf.function是TensorFlow 2.x中引入的一个重要特性,它通过在Python函数上应用一个装饰器,将原生Python代码转换为TensorFlow图代码,从而享受图执行带来的性能优势。AutoGraph是tf.function底层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将复杂的Python代码,比如包含while,for,if的控制流,转换为TensorFlow的图,例如:
@tf.function
def fizzbuzz(n):
  for i in tf.range(n):
    if i % 3 == 0:
      tf.print('Fizz')
    elif i % 5 == 0:
      tf.print('Buzz')
    else:
      tf.print(i)

fizzbuzz(tf.constant(15))
  • triton Python Backend机制 triton允许使用Python编写后端逻辑,这样可以利用Python的灵活性和丰富的库。Python Backend通过实现initialize、execute和finalize等接口来完成模型的加载、推理和卸载。这种方式适合于需要复杂逻辑处理的场景,比如多模型协同工作或者需要自定义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情况。Python Backend可以与Triton的pipeline功能结合,实现更复杂的推理流程。例如下面的代码中,实现了一个initialize方法初始化,并且实现一个execute方法执行具体的逻辑,代码为python实现。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PythonAddModel:
    def initialize(self, args):
        self.model_config = args['model_config']

    def execute(self, requests):
        responses = []
        for request in requests:
            out_0 = request.inputs[0].as_numpy() + request.inputs[1].as_numpy()
            out_tensor_0 = pb_utils.Tensor("OUT0", out_0.astype(np.float32))
            responses.append(pb_utils.InferenceResponse([out_tensor_0]))
        return responses
  • torchserve Custom handlers TorchServe通过定义handler来处理模型的加载、预处理、推理和后处理。handler通常继承自BaseHandler类,并重写initialize、preprocess、inference和postprocess等方法。如下面代码所示,与Triton Python Backend有些类似。
from ts.torch_handler import TorchHandler

class ImageClassifierHandler(TorchHandler):
    def initialize(self, params):
        """初始化模型"""
        self.model = SimpleCNN()
        self.model.load_state_dict(torch.load('model.pth', map_location=torch.device('cuda:0')))
        self.model.eval()

    def preprocess(self, batch):
        """预处理输入数据"""
        images = [img.convert('RGB'for img in batch]
        images = [img.resize((224, 224)) for img in images]
        images = [torch.tensor(np.array(img)).permute(2, 0, 1).float() for img in images]
        images = [img / 255.0 for img in images]
        return images

    def postprocess(self, outputs):
        """后处理输出结果"""
        _, predicted = torch.max(outputs, 1)
        return predicted

2.3.2框架选型

tensorflow serving的tf.function装饰器和AutoGraph机制并不能保证兼容所有的python代码和控制流,并不满足需求,在兼容第三方python包上也存在问题。此外tensorflow作为早年应用最广的深度学习框架,近年来在流行度上已经有被后来追上的趋势,tensorflow serving基本上只支持tensorflow框架,所以第一个排除。 

Triton Python Backend和torchserve Custom handlers在功能和机制上比较类似。都提供了一个灵活、易用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特别适合于需要快速部署和灵活处理模型的场景。框架兼容上triton支持主流的所有框架,torchserve主要支持pytorch和onnx协议,都可以满足转转的需求。经过调研和试用,我们最终选择了torchserve作为本次的框架选项,原因如下:

  • torchserve与PyTorch生态深度集成,而Triton的学习曲线相对陡峭。torchserve主要支持torch框架,同时只兼容onnx协议。在轻量级和易用性上更符合转转当前的业务场景要求。例如在模型部署的格式转换和配置上,torchserve相较于triton要简易很多。
  • 从后续转转GPU推理服务的演进来看,长期来看支持所有主流推理框架是必需的,短期在业务高速成长期优先选择一个框架与长期支持所有主流并不冲突。

3 torchserve实践过程

3.1 torchserve使用与调优

3.1.1 使用流程

以一个图像模型简单举例,如图所示:

  • 将模型权重文件及前后处理逻辑python代码打包成一个mar包
  • mar包提交到torchserve进程中进行模型注册
  • 请求到来后执行图片下载和模型前处理、推理、后处理,返回结果

mar包打包指令:

   torch-model-archiver --model-name your_model_name --version 1.0 --serialized-file path_to_your_model.pth --handler custom_handler.py --extra-files path_to_any_extra_files
  • your_model_name:你为模型指定的名称。
  • 1.0:模型的版本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 path_to_your_model.pth:你的 PyTorch 模型文件的路径。
  • custom_handler.py:处理模型输入和输出的自定义处理函数文件。
  • path_to_any_extra_files:如果有其他需要一起打包的文件,可以在这里指定路径,可以是多个文件路径用逗号分隔。

torchserve的custom handler机制和易用性对于开发效率的提升是显著的,在我们的内部场景里,一个单人维护的推理服务,在半年内节省了约32PD(人日)的开发成本。

3.1.2 torch-trt

模型的主干网络部分,需要进行优化,否则执行效率差耗时较长。torch-trt允许将PyTorch 模型转换为 TensorRT 格式,从而能够利用 TensorRT 强大的优化引擎。TensorRT 针对 NVIDIA GPU 进行了高度优化,能够实现快速的推理性能。它通过对模型进行层融合、内核自动调整和内存优化等操作,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推理速度。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_tensorrt

   # Load your PyTorch model
   model = torch.load('path_to_your_model.pth')

   # Convert the model to TensorRT
   trt_model = torch_tensorrt.compile(model, inputs=[torch_tensorrt.Input((1, 3, 224, 224))], enabled_precisions={torch.float32})

   # Save the converted model
   torch.save(trt_model, 'path_to_trt_model.pth')

torch-trt比起tensorflow-trt和triton-trt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 使用torch.compile可以一键转换。
  • 整个流程用python用简单的代码实现,学习成本较低。
  • 与pytorch和torchserve无缝衔接。

如上图所示为torch-trt的优化流程:

  • Partition Graph(划分图) 首先要对 PyTorch 模型的计算图进行分析,找出其中 TensorRT 所支持的节点。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 PyTorch 操作都能直接被 TensorRT 处理,需要确定哪些部分可以利用 TensorRT 的优化能力。根据识别出的支持节点情况,决定哪些部分在 PyTorch 中运行,哪些部分可以在 TensorRT 中运行。对于可以在 TensorRT 中运行的部分,将进行后续的转换操作。
  • Compile TensorRT(编译 TensorRT) 对于在 Partition Graph 步骤中确定可以由 TensorRT 处理的节点,将其转换为 TensorRT 格式。这一步骤会利用 TensorRT 的优化技术,如层融合、内核自动调整和内存优化等,将这些节点转换为高效的 TensorRT Engine(引擎),从而提高模型的推理速度。
分组GPU利用率CPU利用率QPS显存占用
torch-base40% ~ 80%20%~40%102GB
torch-trt10% ~ 50%100%17680MB

加入torch-trt之后的优化效果如上面表格,可以看出:

  • trt优化后,吞吐获得了提升,符合预期,吞吐的提升主要是半精度和执行流程优化带来的。显存占用也因为半精度和算子融合大幅下降,符合预期。
  • trt组的GPU没有打满,但是CPU打满了,吞吐的瓶颈从GPU转移到CPU,经过排查原因是预处理和后处理部分的CPU操作在请求量大的时候已经将CPU打满了。这个问题过去是通过CPU微服务水平扩容解决的,在torchserve中CPU和GPU的执行在一个进程内,无法水平扩容,下面将介绍解决方案。

3.2 预处理和后处理部分优化

排查CPU执行部分占用率较高的逻辑,原因为部分计算密集型逻辑被放在了前后处理中,例如opencv库中的一些api执行和通过numpy、pandas等库进行矩阵计算。解决思路是将原来的python替换成NVIDIA官方提供的一些列对应的cuda版本库。例如cvCuda和cuDF分别对应OpenCV与pandas,并且提供了相同的api,只需要在import包的时候进行替换,开发成本较低。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cuda as cvcuda

# 读取图像
img = cv2.imread('your_image.jpg')

# 将图像转换为 GPU 上的格式
gpu_img = cvcuda.GpuMat(img)

# 使用 cvCuda 进行高斯模糊
gaussian_filter = cvcuda.createGaussianFilter(gpu_img.type(), -1, (5, 5), 1.5)
blurred_gpu = gaussian_filter.apply(gpu_img)

# 将处理后的图像转换回 CPU 格式
blurred_img = blurred_gpu.download()

# 显示结果
cv2.imshow('Original Image', img)
cv2.imshow('Blurred Image (cvCuda)', blurred_img)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以上demo为例,只需要将cv2库替换为cvCuda库即可。此外计算密集型逻辑在CPU上执行性价比并不高,很多时候是使用习惯所致,在深度学习时代之前OpenCV和pandas就比较流行了,后续沿用之前的用法。从下面NVIDIA官方提供的测试结果来看,相关计算逻辑在GPU上执行可以获得极大的性能提升。上图为OpenCV和CV-CUDA在不同算子上的吞吐表现对比。 

下图展示了在同一个计算节点上(2x Intel Xeon Platinum 8168 CPUs , 1x NVIDIA A100 GPU),以 30fps 的帧率处理 1080p 视频,采用不同的 CV 库所能支持的最大的并行流数

下表为我们内部的测试结果:

分组GPU利用率CPU利用率QPS显存占用
torch-base40% ~ 80%20%~40%102GB
torch-trt10% ~ 50%100%17680MB
GPU预处理+trt60% ~ 80%60%402.1GB

从中可以看出,将预处理中计算密集型部分放在GPU上成功解决了此前遇到的问题。吞吐比base提升了4倍,GPU占用率提升显著,CPU占用率没有打满。需要注意的是显存占用率相应也会提升,因为之前在内存中进行的操作被移到了显存上进行。

3.3 Torchserve on Kubernetes

torchserve官方通过Helm Charts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k8s部署方案,可以实现服务的可靠运行和高可用性,,这也是我们在框架选型中看中torchserve的一个优势。

kubectl get pods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grafana-cbd8775fd-6f8l5                          1/1     Running   0          4h12m
model-store-pod                                  1/1     Running   0          4h35m
prometheus-alertmanager-776df7bfb5-hpsp4         2/2     Running   0          4h42m
prometheus-kube-state-metrics-6df5d44568-zkcm2   1/1     Running   0          4h42m
prometheus-node-exporter-fvsd6                   1/1     Running   0          4h42m
prometheus-node-exporter-tmfh8                   1/1     Running   0          4h42m
prometheus-pushgateway-85948997f7-4s4bj          1/1     Running   0          4h42m
prometheus-server-f8677599b-xmjbt                2/2     Running   0          4h42m
torchserve-7d468f9894-fvmpj                      1/1     Running   0          4h33m

以上为一个集群的pods列表,除了torchserve的微服务阶段,还提供了model-store功能,以及基于prometheus、grafana的监控报警体系。再加上k8s原有的能力,既可实现一个轻量级的支持故障自动恢复、负载均衡、滚动更新、模型管理、安全配置的高可用性和可弹性扩展系统。

4  后续工作

torchserve在转转GPU推理服务系统里的落地是一次平衡开发效率与系统性能的工程实践,总体上达到了计划目标并且取得了业务价值。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原计划前后处理部分线上和线下完全一致,共用相同的python代码,但是实践中遇到了CPU被打满的情况改变了方案。尽管替代方案开发成本较低但是仍然做不到Write once, run anywhere。

此外,当前提供的解决方案以效率为先,兼顾性能,适合快速落地及迭代。后续计划针对更复杂的业务场景(多模型推理等)及推理模型(llm推理等),提供进阶的解决方案。同时,在云原生平台建设上,当前只是实现了一个入门版本,需要补课的内容还很多。

关于作者

杨训政,转转算法工程方向架构师,负责搜索推荐、图像、大模型等方向的算法工程架构工作。


转转技术
转转研发中心及业界小伙伴们的技术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分享一线的实战经验及业界前沿的技术话题。 各种干货实践,欢迎交流分享,如有问题可随时联系 waterystone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