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歌唱的共鸣?其学术概念是发音体之间的共振现象,叫做共鸣。
那我们唱歌时的共鸣该怎么解释呢?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我们在山谷中讲话或者是唱歌的时候会听到回声,而且声音也会变大很多,当然色彩也会更为丰富,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山谷中的石崖峭壁互相之间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共鸣体,可以美化声音提高音量。
再举个例子,我们在音乐厅里欣赏音乐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歌唱家自带共鸣,根本不需要话筒,就能把声音传递给每个位置的观众,并且声音非常有穿透力,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整个身体就相当于一个乐器,对于歌唱家来说,当开口唱歌的时候,他们会调动起整个身体的共鸣器官,身体就是一个天然的大麦克风,再加上音乐厅特殊的声学设计,把声音传播出去。
发声的时候,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在音色基础上进行修饰,使它变得圆润优美,是不是很神奇呢?调节共鸣器官也可以丰富或者是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因为良好的共鸣,减轻了气流对声带的冲击,可以延长声带的寿命,所以想要说话声音好听,就要正确的利用声音共鸣。
共鸣控制训练是改善声音质量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影响到声音的大小,还能直接影响到声音的色彩和表现力,也有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最初印象中,视觉感知占55%,声音感知占38%,内容感知占7%,所以,其中这些共鸣是一个让你的声音变得浑厚立体、明亮,也是提升气质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