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莫高窟(二)》特种邮票发行

乐活   2024-08-03 05:02   德国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是河西走廊上的一颗神秘而璀璨的文化明珠。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的崖壁上。作为我国四大石窟之一,莫高窟开凿于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1987年被评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以“敦煌壁画”为主题发行过八组邮票。202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20周年之际,中国邮政推出了以《莫高窟》为主题的系列邮票第一组后,2024年8月3日发行《莫高窟(二)》特种邮票套4枚、小型张一枚。

4-1邮票图名“北凉·弥勒菩萨像”。

这尊交脚弥勒菩萨像位于敦煌第275窟,此窟建成于北凉,甬道接主室,主室呈长方形。西壁中央塑交脚弥勒菩萨一身,为此窟主尊。
此塑像高3.34米,头戴化佛三珠宝冠,发披两肩,右手置膝作与愿印,左手已残,颈饰贴花镶宝的项圈及璎珞,上身袒裸,胸挂璎珞,肩披大巾,腰束翻边羊肠大裙,衣褶贴泥条隆起,加阴刻衣纹线。菩萨面相浑圆而略长,隆鼻直通额际,眉长圆眼,上唇较厚,下唇作半圆状,肩宽胸平,体态健硕,双足相交,身靠三角形靠背,端坐在比较高大的方形双狮座上,神情庄重宁静,威严肃穆,造型概括稳定,比例均称,色彩明快单纯,手法简朴。其造型风格及坐具、服饰均表现出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具有十六国时期造像的显著特点。


4-2邮票图名“唐·胁侍菩萨像”。

这尊胁侍菩萨像位于敦煌著名的328窟西壁佛龛内的雕塑群像,均为唐代原作,这次邮票中心的胁侍菩萨像,一腿盘于莲座上,一腿下垂,足踏莲花,作闲适的“游戏座”。发髻高耸,面相丰腴,双手纤巧,胸饰璎珞,腰围锦裙。
菩萨旁边的为阿难像。此身阿难像身躯微斜,两手笼于袖内,昂首侍立;两道曲眉,宛如弯月;面貌丰润,直鼻朱唇,双目微睁,似在出神聆听佛说法。阿难内穿绿色交领僧祇支,饰有宝相花纹和忍冬纹;外披红色田相袈裟。袈裟的一角,悬系在左胸。衣服饰有华丽的金箔,色彩鲜艳,皆为大唐(初唐)原貌。


4-3邮票图名“唐·天王像”。

此窟开凿于初唐时期,塑像及壁画为初唐原作。窟为殿堂式覆斗形顶,西壁开双层龛。壁画色彩浓烈,内容丰富,塑像基本保持完好,造像逼真独特,为唐代精品,同时也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依据。
这尊天王浓眉大眼,高鼻梁,戴头盔,比例协调,身穿铠甲,足踏恶鬼,充满朝气。天王面含微笑,与通常那种龇牙咧嘴、金刚怒目的神情不同,反映了唐代艺术家注重写实的精神,通过细致入微地刻画,表现出一位世俗的将军形象。天王脚下的恶鬼身材短小,肌肉结实,夸张地表现出他被天王踩在脚下似乎不堪重负的神态。


4-4邮票图名“唐·供养菩萨像”。

此窟开凿于盛唐,但并未完工,中唐续修。邮票展现的供养菩萨像位于西壁龛内塑像,其虽然在清代重修,但仍保留有唐代风格。此尊供养菩萨像长裙裹足,双手合十,单腿胡跪,头向上仰,注视前方。在诚挚的目光中流露出虔敬而有所希冀的神情。跪态自如,稳健踏实。纤巧柔软的手指,体现少女特有的温婉之情。

小型张图名“隋·释迦佛一铺”。

小型张选定敦煌第420窟主龛造像420窟大约开凿于公元600年前后,即隋代中期。

小型张的图案主体也就是主龛是释迦牟尼佛,他身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在佛座上,身体宽厚而丰满,面含微笑,双眼微微下视,庄严中透出慈祥的神色,右手手指向上平举,作施无畏印,意为智慧手,表示佛给众生安乐,左手向前,手指平伸,手心向上,作与愿印,表示佛满足众生各种需要,这尊塑像古朴厚重的风格显示了佛内心的睿智和安静。靠近佛两侧的是佛的两个弟子,阿难和迦叶。一般石窟寺里,通常只塑阿难和迦叶,以这一老一少来代表十大弟子。

邮票采用高精度胶版印制,边饰采用全真彩工艺,荧光灯下观察,呈现壁画的精美,犹如置身洞窟之中。小型张应用荧光油墨,在紫外灯下能看到渐变光晕效果,更好地体现了洞窟深邃繁复的视觉观感。

邮票的设计在画面形式和色彩上,与第一套《莫高窟》邮票保持了高度的统一。该套邮票以现代设计构成形式表达传统的中国文化内核,邮票图案充分展现出塑像拙朴厚重、恢宏古雅的肌理和形态,小型张则重点表现了三龛殿堂窟的窟形特点,突出了莫高窟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

在设计语言形式上,摒弃装饰纹样的使用,追求去繁从简的现代设计特点。打破边框限制,加强和扩展了邮票的视觉范围。巧妙利用破损、修补所形成的自然形态,留出画面空间,这种对残缺部分的间接表现,也是对莫高窟所经历的磨难沧桑的表达与刻画。

该套邮票由夏竞秋设计,小型张由马立航设计,王静编辑,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胶印工艺印制。而上一套《莫高窟》邮票是采用影胶套印,小型张采用影写印刷。

来源:中国邮政

长按微信二维码关注微信

邮海求索
普及集邮知识,介绍集邮动态,交流集邮体会,传播集邮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