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即可听取音频
兑九峪战役展览馆位于吕梁市孝义市兑镇镇兑九峪广场南侧的山脚下,是一所反映中国工农红军东征途经孝义兑九峪境内战斗及生活历程的专题展览馆,是孝义兑镇镇充分挖掘,举全镇之力打造的镇域红色历史展览馆。兑九峪战役展览馆的打造,以展览的形式填补了红军东征途中兑九峪战役这一历史的空白,成为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吕梁精神、接受革命教育的“鲜活课堂”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兑九峪战役展览馆,展馆面积400余平方米,由序厅和主展厅两部分组成,内涵丰富,氛围浓厚,图文并茂,展陈精美。整个展馆共陈列着珍贵的历史图片60张,油画18张,实物展品70余件。展馆通过图片展示、油画重现、实物陈列、观影体验等形式,真实地再现了1936年红军东征过程中兑九峪战役的历史史实。兑九峪战役不仅顺利完成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唤起民众、扩大红军、筹集款子”三大任务,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实施“逼蒋抗日”至“联蒋抗日”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这里已成为孝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拥教育基地”和“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走进兑九峪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屹立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继续前行,正中竖立着一面红军东征旗和“红五星”中镶嵌的“党徽”,熠熠生辉,光芒四射。旗下“中国工农红军”五个大字,赋予一种历史的回望与红色的追忆。左右两侧异形玻璃展墙上展示了兑镇境内重要的古建筑、古遗址等风景名胜,包括杏野村关帝庙、下令狐村东岳庙、梁家原村龙天庙、上吐京村大贤寺等,彰显了千年古镇——兑镇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走向桥南,仰望高耸馆顶的“兑九峪战役展览馆”牌匾,赫然醒目,营造出庄重、壮美的人性化空间,给人一种厚重而又灵活的视觉感。
走进展馆序厅,迎面塑有一组群雕,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由3位红军战士组成的战斗群体,雕刻精细质朴,人物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革命精神。左侧有一面红军东征旗,象征红军战士在民族存亡危机时刻,热血满怀,投身报国。
推开历史厚重的大门,穿旗而过,进入主展厅。在这里依序排列着A、B、C和观影区4个展区。A展区主要展示了红军东征的起因及东渡黄河的过程;B展区主要展示了兑九峪战役决策、经过、战况、战果;C展区主要展示了兑九峪战役特别是红军东征的重要意义;观影区则循环播放《激战兑九峪》《抗日模范村》等纪录片,在这里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兑九峪战役。
展馆陈通过大量的图文、战斗场景以及烈士遗物,比较完整地再现了红军东征的历史壮举,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珍贵的图片展示、油画重现、实物陈列、观影体验等形式,比较真实地还原了1936年红军东征途经孝义兑九峪完成了毛泽东同志提出三大任务的历史史实,详细阐述展现了红军东征前的国内形势、兑九峪战役战略决策及战斗过程等几个重要阶段、重要成果和重大意义。
在这里聆听一个个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战争故事,我们被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献身的壮举所感动所鼓舞。
兑九峪战役是红军东征过程中一次最激烈最关键的战役,如果说中阳关上战役是红军东征过程中首战告捷且大获全胜的一次开局战役,那么孝义兑九峪战役就是红军东征胜利的一次核心战役。一场兑九峪战役记录了一段不朽的红军东征革命史,也留下了一段火红的红色革命记忆史。
1936年初,毛主席率领红军渡河东征,扩大了党和红军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壮大了红军队伍,巩固了陕北苏区,为在全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创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准备了条件。
红军东征,在山西的五十多个县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其中几经孝义,有过重要的政治活动和重大的战斗。红军以其热情的宣传、严明的纪律和英勇的战斗,给孝义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红军开仓济贫、惩恶救贫,使贫苦农民看到了争生存、求解放的希望。因此,红军所到之处,处处受到群众的拥护,有带路当向导的、有送水送饭支援作战的还有抢救掩护伤员,甚至一些有钱有势的财主士绅也为红军抗日的主张和壮举而感动,主动捐款献粮。正是因红军东征在贫苦群众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孝义在后来成为了抗日模范县。
自从中央红军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后,引起了阎锡山的恐慌和不安。为了达到“练民军、设兵备,靠枪杆以防共”的目的,阎锡山除在黄河沿岸二十一县筹划“防共”事宜,成立了十二个“防共保卫团”震慑当地人民群众,又在群众中教唱“共党杀人如割草,无论贫富皆难逃”等反动歌曲,疯狂捕杀共产党嫌疑分子,一时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1936年1月,阎锡山任命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伟总指挥,把晋绥军所有七个师的兵力编为四个纵队,加强河防。各纵队均附属一个炮兵团,分头进驻汾阳、孝义、灵石、蒲县、隰县一带山岳地区,总指挥部设在孝义城。
1936年2月26日,红一军团一部追击中阳县关上村战斗的逃敌,在郭家掌附近有过激战。一部分红军经南阳、西程庄、下堡,向汾阳、文水方向开去。西程庄的群众记得红军陆续过了三天。
西程庄一带住满了红军部队,是红十五军团的一个教导队,村中心的河滩里停放着缴获的大炮、军马等战利品。得知红军打了胜仗,周围村庄相王村、石公村、侯家山、石相村、西房庄的群众也都赶来欢迎。
部队一住下战士们就到街头写标语,教小孩子唱歌,向群众宣传红军抗日的主张。并在下堡向一些钱铺、当铺筹了款,向昔颉堡田姓财主、部落村魏姓财主筹了粮,给附近穷人分了不少粮食,发动附近煤窑工人组织起自己的工会。红军大约住了七日,走时许多青年人跟着当了兵。
28日早,红军来到了孝义西区重镇兑九峪。原来驻在镇上的阎军,关上战斗后都撤走了。开始两天红军白天来,晚上走,先宣传红军主张,解除老百姓的顾虑,同时对镇上的情况做了调查。
3月1日、2日、3日,红军大部队开了过来,打开了镇上“义和公”粮店,把粮食分给了附近的群众。当时,兑九峪有十六家粮店,“义和公”最大,存有三千担粮食,除此外,其他粮店都没有动。红军的抗日义举和严明纪律深受群众拥护,许多开明士绅、财主纷纷主动捐粮捐款。“玉升公”粮店掌柜石像村开明地主冯谓、冯光弟兄俩就曾主动拿出几百担粮食给红军做军粮。
3月3日,毛主席到达大麦郊,住在群众叫作“城门里”的厅院的正中窑,在厅院的南厅里召开了会议。彭总指挥、叶总参谋长及各一军团领导同志都出席了会议。在会上,毛主席亲自部署了兑九峪战斗。之后,红军主力便迅速向兑九峪地区推进。3月9日,毛主席率领红军总部来到郭家掌村(现已划为交口县属),在郭维喜院内楼下正中窑住了八天,于3月17日离开。3月3日,阎锡山发布总攻命令,各路阎军相继发起攻击,寻机与红军决战。
3月8日,红军总部下达作战命令。十五军团主力七十五师、七十八师作为右翼,集结于兑九峪东南的鱼湾,仲家山地区;红一军团主力作为左翼,布防于兑九峪西北的张家庄、碾头村一带,与十五军团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一军团红一师及总部特务团部署在兑九峪正面的阳泉曲、柳湾、郭家掌等地,由西向东压迫,配合左右两翼主力部队围歼兑九峪之敌;十五军团八十一师则由大麦郊、仲家山向东延伸,准备抗击由孝义城而来的增援之敌。
3月10日,毛主席带着警卫人员登上郭家掌村东金斗山,亲自观察,指挥兑九峪战斗。凌晨五时,阎军正生火做饭、准备出发之际,红军突然对阳泉曲杨效欧部发起攻击。左右两翼红军主力也分别沿仲家山、原家庄沟、罗巴沟向两侧包围,同时派出快速骑兵,向两翼迂回侧击,加强攻击。兑九峪战斗全面展开。红军战士勇猛冲杀,曾一度冲入阳泉曲村中,逼近杨效欧司令部驻地,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杨效欧几被生俘。终因地形有利,炮火猛烈,红军几次冲锋均未奏效。
与此同时,一沟之隔的原家庄、罗巴沟,战况也十分激烈。红一军团突击部队猛插过来,原家庄守敌调集10门大炮进行抗击。由太原派来的战斗机也飞临原家庄上空狂轰滥炸,轮番助战。两军从日出打到日落,一直处于对峙状态。战斗打响后,阎军总兵力增至3个纵队15个团之多,数倍于红军,而且由于红军过河不久,没有根据地依托,加之地形不利,要一口吃掉这么多敌人确有困难。于是,毛主席和彭总司令当机立断,命令红军撤出战斗。
红军撤退当晚,阎锡山也命令部队撤出战斗。经过一天的战斗,阎军主力--北兵团杨效欧师和李生达二〇一旅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将近3个团的兵力被红军消灭。同日晚,毛泽东、彭德怀在郭家掌窑洞中签发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了兑九峪战斗后红军的整个战略行动。兑九峪战斗是红军东征中最激烈的一仗、最关键的一仗 , 是红军东征胜利的决定性一仗 , 在红军渡河东征的整个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兑九峪战役,不仅使红军顺利完成了筹款、扩大红军队伍和唤起民众的三大任务,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实施“逼蒋抗日”至“联蒋抗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为铭记和纪念兑九峪战役这段光辉历史,孝义市市委、市政府挖掘兑镇镇域内红色文化,依靠兑九峪文化广场和文化馆,打造了红军东征时由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兑九峪战役展览馆和红色教育基地,从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献身的壮举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广大党员发扬革命战争年代敢于牺牲,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
红军东征兑九峪战役展览馆直观展示战争年代孝河儿女抵御外侮、守卫家乡、不屈不挠的革命故事,以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从中汲取精神滋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怀爱国心、立报国志、逐强国梦,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战火纷纷的年代,在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缔造,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用浩然正气和崇高理想,谱写了激动人心的不朽篇章,雕塑了雄伟壮丽的丰碑。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将被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一代一代的传颂下去,革命英烈也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END
录音:贺彦涛
来源:吕梁政协、红色吕梁行、微孝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编辑:杜蓓蓓
新媒体审核:杨晓东
新媒体监制:杨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