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隋唐大运河泗县段水面雾气腾腾,一岸杨柳依依,游人闲庭信步;一岸麦地青绿,一望无垠。
大运河安徽段“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河段。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流经安徽境内180余公里,目前仅宿州市泗县尚存运河故道有水段28公里,其中5.8公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作为有水的活态运河河段,整个水系至今依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历史风貌。
近年来,当地坚持保护优先、生态引领,注重传承利用、文旅融合并举,护好水脉、兴盛文脉,让运河文化润泽万家。
泗县以运河文化作为城市文脉基底,打造“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品牌,科学谋篇布局,以运河段为中心,确立了“三区一带多点”的文旅发展格局,打造集运河展示、生态涵养、博物科普于一体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漫步运河,河清岸绿,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为做好保护工作,当地对运河沿线棚户区进行整体易地搬迁安置,改造污水管网体系,进行雨污分流处理。先后实施运河城市景观带建设、沿线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系统推进流域整治,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运河“颜值”焕新。
在保护过程中突出功能运用。根据大运河水流走向,依据现存河道特点,由东至西设立运河价值体验水岸、运河自然生态水岸、城市绿地活力水岸和城市公园水岸4个功能区,充分展示运河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
2019年,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建成运营。白墙黑瓦、单檐歇山顶,隋唐建筑风格让人过目难忘。馆内,镇水神兽、唐三彩兔形枕、宋白釉褐彩瓷羊、宋说唱瓷俑……造型别致的展品蕴藏厚重文化,让游客流连忘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我们做好文旅融合文章,让运河文化传承有新活力,游客可亲可感。”泗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巩彪表示,通过资源挖掘推动点线打造,泗县已将沿线区域文庙大成殿、山西会馆、千年古刹释迦寺大殿、清水湾公园、运河人家园林景区等串联起来,并融合运河文化元素。2018年以来,泗县谋划建设大运河遗址公园、运河特色小镇等40余个项目,总投资200余亿元。目前,运河特色小镇、运河森林公园、运河漕运公园等重点项目先后完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展示项目、泗县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点项目正在有序实施。水路即戏路。大运河的延绵也影响着其他文化形态的发展。泗州戏就是依河而生的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泗州戏的传统大戏有80余出,小戏和折子戏也有60多个。11月21日,在泗县博物馆泗州戏馆,由泗县泗州戏剧团改编的泗州戏《虹桥情》精彩上演。该戏从小切口切入,运用拟人化创新表达,讲述运河边的孝道文化故事,冲突起伏的剧情,迎来观众阵阵掌声。泗县泗州戏剧团团长赵贤军说:“运河文化是泗州戏创作的根。如今,我们正创作更多的好戏来传播运河边的好人好事,赓续文脉。”目前,剧团全年公益演出超过50场,成为传播运河文化的生力军。在泗县,隋唐大运河活态遗址已成为城市文化轴、生态轴和发展轴。随着县文化馆、科技馆、运河博物馆、皖东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古鞋博物馆、泗县剧院等十大公共文化场馆的建成,以运河文化遗产传承利用为主体的泗县公共文化服务集聚区逐渐形成,使运河文化传承有了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