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麦子
来源丨读者丨ID:duzheweixin
白居易在《太行路》中写道:“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心反覆间。”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山与水的距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年人的世界,社交是不可避免的活动,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事倍功半。知乎上有个问题:“当一个人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靠的是价值交换,是不是代表他成熟了?”有个高赞回答:“一切关系的本质都是价值交换,这种说法看似很功利,但仔细观察身边每段关系似乎都对得上。”人际关系如同镜子,映照出彼此的优缺点,价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成年人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互换,这里的价值,不仅是物质金钱,也可能是人际和情感关系。作家成甲在《好好思考》中分享了他与罗振宇的相识过程:因为一场活动,他获得了见罗振宇机会。当天有二十多人获得了这个机会,既有粉丝,也有创业者。罗振宇让所有人先做自我介绍,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成甲希望引起罗振宇的注意,便重点介绍他如何在一个粉丝量三万的公众号上卖出一万本书。果然,罗振宇当场就说:“你这个很厉害,我们可以聊聊,能不能一起出一本书。”后来,在聊天的过程中,他又抓住机会,促成其他方面的合作。在成甲看来,前面那些人并没有展示自己的价值,只说自己要什么,不说自己有什么,就很难有合作机会。一切如他所说:“社交的本质是资源和价值的交换,你不能帮别人,别人也就没法帮你,陌生模式下的社交就是这么纯粹。”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不能提供对等的价值,那么这段关系就会渐行渐远。真正打败关系的,不是谁做错了什么,而是双方价值已不匹配。人与人之间,要想建立深远的关系,还得是交换价值,相互成全。![]()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人生一世,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每个人多少都会历经点磨难,但总有些人从不留情面,凡事都要做绝。
朋友从事茶叶批发生意,因为工作需要,经常要和各渠道的采购员打交道。有一次,朋友上门去讨要一个茶叶连锁店采购员拖欠的货款,对方将困难如实相告,请求再宽限一些时日。后来,那位采购员几次上门表示歉意,都被朋友拒绝了。但朋友没想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那位采购员当上了店总,负责全市十几个店面的采购业务。这时朋友后悔了,如果他一开始不那么绝情,但凡留一丁点儿余地,他也不会失去这个客户。可惜,人生没有后悔药。这世上,有太多人眼窄,说话做事完全不顾未来,只图一时之快,然而风水轮流转,最终还是自己损失最大。曾国藩说:“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心不用尽有余量。” 人生如棋,进退有度。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只因日后好相见。真正的社交高手,都懂得凡事留一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潜在敌人,收获更多朋友。如果不了解别人,就贸然点评,除了让人心生厌烦,别无益处。东汉文学家蔡邕,博学多才,礼贤下士,他家总是门庭若市。但这样一位学识渊博之人,却从不好为人师。一天,神童王粲去求见蔡邕,当时王粲虽只有13岁,但才思出众。王粲去拜访当天,蔡邕府上高朋满座,正谈笑风生。当家人告知来者是王粲时,蔡邕赶忙亲自上前迎接。众人一看只是个其貌不扬的小孩,而此时蔡邕早已是文学泰斗,却能如此礼遇这个小孩,非常不解。作为文学大家的蔡邕给王粲一些指点,无疑是绰绰有余的。但蔡邕不好为人师,反而觉得自愧不如。智者看人长处,觉得己不如人,常向别人学习;愚者看人短处,觉得人不如己,骄傲自满,止步不前。真正厉害的人,不好为人师,不小看他人,也不强人从己。夫妻俩闹矛盾,女方向闺密大倒苦水,闺密也出谋划策。几天后,夫妻俩和好如初,男方责怪女方闺密挑拨是非,女方一言不发,从此闺密感情破裂。职场中,两个看起来相处不错的好朋友,相互之间吐槽工作中的人或事,没想到,当有一天自己被领导穿小鞋时,才知所谓的好朋友早已出卖了自己。人心难测,别轻易以为走进了谁的心,有些话,只能说给自己听。《一句顶一万句》里,牛爱国向好友冯文修吐槽老婆出轨一事,并趁着酒劲说了一些要杀人的气话。第二天,因对冯文修老婆上门收账行为颇感不满,牛爱国一气之下跟他人吐槽冯文修的不是,冯文修得知后,便又向周围人抖出牛爱国老婆出轨及他要杀人的丑事,从此两人关系急剧恶化。刘震云说:“将心腹话说给朋友,没想到朋友一掰,这些自己说过的话,都成了刀子,反过头扎向自己。”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不要奢望谁能真正理解你,更不要随意与人交心。人到中年,好好守住自己的心,宁可不付,也不要错付。《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以己度人,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自己就要怎么对待别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你在江湖中的地位,就取决于你与人的关系。☉作者简介: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读者(ID:duzheweixin),《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每晚相约,陪你看故事、品人生。点击下方按钮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