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崇信县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写”好文旅融合文章,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绘就“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美新画卷。
以文化为“媒”,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围绕春节、元宵节、元旦等重大节庆,依托各族群众喜爱的民歌、传统体育竞技、民族传统舞蹈等项目,广泛开展戏曲展演、非遗展演、马拉松赛、全民运动会等各类惠民文化活动200余场次。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欢歌载舞贺新春”、“粽叶飘香话端午·民族团结话情深”等系列主题活动13场次,每年利用寒、暑期举办书法、绘画、舞蹈、民歌和各类科技公益性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受益群众2000余人,丰富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展“文化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为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体赠送书法作品、春联,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时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激发校园文化创造活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以传承为“纽”,创作民族文化精品,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挖掘崇信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举办“古槐王之恋”婚俗文化节、“农民丰收节”、“春官说诗”和“点灯背猴”等传统民间节庆和文化活动,打造公刘农耕文化、民歌民俗文化、古树名木文化、唐代军旅文化等地方民间民俗文化特色品牌。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目前该县有117个项目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省级4项,市级53项,县级60项,106人获得了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同时通过出版《芮鞫遗韵》、《汭水流韵--崇信民歌集》系列丛书、在电视台设立《民歌赏析》栏目、开展民歌进校园活动、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等多种方式,有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深入开展。依托保至善烈士纪念馆、木林乡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黄花塬三位小英雄纪念馆等革命历史主题纪念馆,组织各族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等主题活动63场次,用红色文化凝心铸魂,使“红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核”。
以阵地为“点”,激活动力凝聚民心,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持续打造共建共享文化惠民服务品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实施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快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完善文化活动和图书服务网络,推进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提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送了文化设备和体育器材,有效解决群众读书难的问题。支持民间文艺团体、业余文艺团体规范化特色化发展,组织开展非遗项目、剪纸培训6期,受益300余人,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文化信息资源,守住民族文化之根、传承优秀文化之魂,让文化阵地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依托梁坡水街、龙泉寺景区、槐荫赵湾、公刘文化广场等11个A级景区、公众场所、人员密集区域,打造主题展厅、景观雕塑、宣传标语50余处,高标准布设了文化三馆、保至善烈士纪念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2处,结合红色主题教育、青少年研学等活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着力构建与红色资源融合的多元娱乐场景,吸引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成为各民族互嵌融居的最好注脚。
以旅游为“介”,丰富乡村旅游内涵,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聚力打造崇信古城墙、公刘故里、康王庙、龙泉寺、古槐王等崇信文化符号,按照“一镇(乡)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原则,打造锦屏镇梁坡村美食度假型、黄花乡黄花塬村研学拓展型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典型,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改善,为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先后修订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导游词20余份,培训旅游从业人员40余人,在讲解词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高质量承办六届甘肃崇信发展大会、文化旅游节、生态旅游节等节会活动,推动“文化进景区”和“景区秀文化”双向发力。同时推出槐米茶、婚轿、根雕、剪纸、针织小饰品等旅游特色产品,推出“唐风槐荫·森林秘境”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