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科所在课题组的博后准备出站回国找教职,按理说手握两篇一作子刊且多篇领域内高水平一区一作的博后回国申请人才帽子或寻求985教职应该不成问题,但现实是在联系了一堆院校之后只能将要求无奈降低到211甚至发达地区双非。
无独有偶,身边好多正在准备回国或是在国内博士毕业的小伙伴都在反映高校教职已经越来越卷,而且完全摸不清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
15-18年左右入职的高校教师见证了高校招聘逐渐变卷的过程。
因此,本文分别找到了四位工作于985高校、211高校、东部某发达省份一本和新一线二本院校的四位老师,从TA们的视角还原教职变卷的全过程。
就职于985高校,基础小众学科
A教授
“我们学院在18年之前基本是个海外100名以前的博士就会要,后来到了20年左右开始倾向于海外但是更看重论文。
到现在,我们可能招聘更都会看海外博后并且最好有实力申请海优,文章的要求也从两篇一区Top到现在带着两篇子刊。
而与之相反的是待遇不增反降,之前的海外博士来了都会考虑下副高职称,或是至少副高待遇,但是现在即使海外博士文章很多也会要求做师资博后或是全职博后。”
目前在中部211高校的“天坑”学科任教
B教授
“我个人感觉要求的提升是从21年开始发生变化的。之前我们学院很少有海外的博士来应聘,更别提海外博后,而现在每年接收到的海外博后简历很多,而且条件都很不错,有的甚至带着CNS来。
前段时间面试过几个不错的海外博士,也是因为没有给副高而最终没谈拢。当然招聘也不仅仅看是否有海外经历,更多的则是看科研成果。有的国内高校的博士如果成果很好也会优先考虑。”
东部某前100双非院校,基础学科
C教授
“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地理位置并且没有非升即走。所以之前我们的招聘范围基本是在国内的985高校博士,有的211高校博士也完全可以考虑。
但从学院近几年入职的老师来看,港科大、多伦多大学、宾大等等都有,甚至前段时间还有马普所的博后联系入职,这在以前对我们学校来说都算是如获至宝,现在还需要挑挑拣拣。
不仅如此,之前来学院的大多也就是1-2篇Top加上一些三区四区文章,近年来有的年轻老师会有子刊,甚至有的还曾经共一发过正刊,学院老师都挑花了眼。而且学校现在也在倾向于启动非升即走,希望让更多人才为学校建设发挥作用。”
我在副省级城市的二本院校的“天坑”学科任职
D教授
“很多人来我们这种二本院校就是为了图一个清闲,但现在似乎连二本也变得不清闲了。从近两年招聘来看,985博士普遍增多,成为招聘的基本条件。甚至还是海外博士前来求职。
而且近几年入职的老师带动学院的职称评聘卷上新高度,以前可能只凭借文章和省级项目就能顺利上副教授,现在可能得一篇一区或者一个国家级纵向课题才能有希望。
短期内可能学校并不会有非升即走,但现实是以前我们不敢想的人才都来应聘。”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超过61万人,是目前我国科研的主力军。
图源:光明网
通过年份横向对比,不难发现我国博士研究生的数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态势,毕业人数呈现缓慢增长。在岗位数量固定的情况下竞争的人变多,自然会越来越卷。
图源:搜狐网
博士生的数量增多势必带来僧多粥少的局面。前些年我国处于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阶段,很多大学在不断扩招的同时招收大量新的老师,等坑位渐渐填满,岗位的名额自然越来越少。
印象很深的是笔者本科院校在17年一下子招收了10位新老师,而短短几年时间,现在每年的招聘人数为一人甚至是不招人。
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老教师还没退休,没有空出位置,而新老师的应聘人数又不断增加,这导致应聘教职压力更大。
不仅如此,这种趋势还蔓延到大学老师的职称竞聘当中。现在很多教授不能及时退下来,导致副教授和讲师的人数越积越多,上升通道逐渐被堵死。
可以遇见的是,我国未来的教职应聘以及晋升之路将越来越像欧美看齐,只有当原先的长聘教授退休之后才会有新的位置给新人。这将进一步加剧教职的竞争难度。
图源:知乎
一直以来,社会对于大学老师的认知是有钱有闲。
这种认知主要源自于老一辈的大学老师,由于正好赶上了高校改革,所以大部分大学老师的日子过的不错,并且大学老师不用坐班、工作时间灵活的特点让很多人为之羡慕。
所以自然很多父母也想让孩子通过读博士来进入高校,从事这样看起来轻松且“多金”的工作。
然而现实可能并非如此,现在的年轻老师日子苦不堪言,进入学校拿到教职仅仅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无尽的考核和晋升之路要走。很多高校给年轻老师的待遇也越来越差,大学老师现在俨然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高危职业。
之前身边就有刚过30岁的大学老师因为劳累过度得了一堆身体疾病,所以就算找到了教职,也很卷,很可能最后收获和回报不成正比。
图源:知乎
无论高校教职怎么卷,其实都会遵循一个核心逻辑,就是成果。高校都更加倾向于要成果好的博士,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所以建议大家读博期间如果有想要毕业后进入高校工作的想法,那么尽早开始发表小论文,不仅追求数量,更要追求质量,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
高校教职的大门已经逐渐关闭,在读博士则需要寻找其他的出路,这就要求大家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例如,工科的同学可以考虑毕业后进入工业界,虽然辛苦但是工资尚可;文科的同学可以尽早考公,或是进入央企国企工作;基础学科的同学则可以通过其他的技能或是凭借自学能力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总之提前规划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
毕业后做科研不是必须的,教职也不是博士的唯一出路。无法找到合适教职可能并不是自身原因,有的时候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
所以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毕竟已经读完了最高学历,所以肯定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博士毕业后的出路不只高校教职一条。事实上,‘尽早做好职业规划,让自己在毕业后有更多的择业机会’是现在博士生们应当考虑的。
对于在读博士们来说,努力将自己所学和实际相联系,是除了做好科研之外的另外一个重点。
时代在发生改变,博士们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道路也应当适当做出改变。
点击关注👇科研岛,设为星标🌟
扫码添加学术顾问,发送【论文辅导】即可报名
2024-04-09
2024-05-11
2024-07-16
2024-07-10
上下滑动查看
多个硕博交流群,学霸齐聚,
不可多得的学术交流机会!
现在入群还可以免费获得“科研论文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