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召开
吴晓军讲话 罗东川主持
2月5日下午,省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和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主持,省政协主席公保扎西出席。省委副书记刘奇凡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作总结讲话。
吴晓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始终把握好青海特殊省情,立足高原资源能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乡村全面振兴为总目标,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总抓手,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推动农牧业增效益、农牧区增活力、农牧民增收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
吴晓军强调,做好“三农”工作,事关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要严格开展耕地保护,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化撂荒地复垦利用和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切实抓好青稞、马铃薯、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均衡增产,持续增强稳粮保供能力。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健全完善帮扶政策体系,织密监测体系,确保脱贫攻坚成果过渡平稳有序。要聚焦牦牛、藏羊、枸杞等十大产业,一产一策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在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做文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化农牧业产业体系。要深化“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健全支援协作对接机制,持续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推动高质量就业,让农牧民就业增收更加稳定、更有保障。要坚持规划先行,强化项目集成,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产业发展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工程,多措并举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要扎实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聚焦“提标”“扩围”大力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着力提升农牧业科技水平。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移风易俗,建设平安乡村,提升治理水平,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和谐。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严守“六个不能、两个不允许”政策底线,稳妥开展土地承包试点,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扎实推动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要强化调查研究,抓好典型引领,保持严实作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切实提升各级干部“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扛牢政治责任,严明工作纪律,加强队伍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罗东川在主持讲话中指出,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强化机制带动、要素联动、服务促动,落实落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动农牧业基础更加稳固、农牧区更加繁荣、农牧民生活更加红火。要切实做好当前农牧业生产工作,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播,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一季度全省农牧业生产实现“开门红”。
刘奇凡在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抓好乡村规划和建设,对全省村庄规划工作开展“回头看”,加快各类规划在村级层面“多规合一”进度。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尊重农牧民意愿,凸显村域特色,衔接重点工作,进行差异化分类,防止“千村一面”。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打造一批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典型村庄。坚持数字赋能乡村规划与建设,实现科学管理、动态管理、高效管理。要创新提高青海乡村振兴学院办学质量,加强功能建设,扩大对外交流,提高培训质效,发挥智库作用,培养更多懂农牧业、爱农牧区、爱农牧民的专业人才。
省委常委、副省长才让太主持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市(州)、县(市、区)设分会场,有关地区作交流发言。省领导王黎明、刘美频、王卫东、张锦刚、赵月霞、王大南、乌拉孜别克·热苏力汗、班果、朱向峰、何录春、吕刚、刘涛、杨志文、刘超、李宏亚、王海红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