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核《思想政治课教学》2024年第9期目录及重点文章摘要

学术   2024-09-29 13:17   中国  


封面




目录




部分文章及其摘要


新时代思政课核心要素探析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讲好新时代思政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切实把握思政课关键课程定位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思政课 关键课程 核心要素


(毛志浩,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编辑。)

劳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摘要:劳动教育能够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劳动教育,亟需克服长期以来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偏差,积极回应当前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狭隘化、形式化等问题,立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刻领会劳动所蕴含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本质,全面把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切实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彰显劳动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鲜明时代特质。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立德树人


(李欣依,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构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格局的

区域实践













摘要:构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格局,是有序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横向连接、纵向贯通、循序渐进”是市域范围内着力构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格局的整体思路和有效实践路径。“横向连接”是把一体化建设主体连起来,形成合力;“纵向贯通”是在一体化建设内容上聚焦主题,达到一体化建设内容有机衔接;“循序渐进”是要遵循一体化建设的原则和方法,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全过程应锚定“立德树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选择和目标归宿。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 横向连接 纵向贯通 循序渐进 立德树人


(张起磊,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郑蒲港分校,中学高级教师;吴望民,马鞍山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中学正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

大中小学思政课如何讲好

首都故事













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讲好首都故事旨在以讲故事来讲道理,引导学生以首都故事之缩影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实效。大中小学思政课讲好首都故事要根据各学段教学目标、学段特征及学生认知特点,汇聚多元叙事主体提升协同育人合力,挖掘重塑叙事内容发挥螺旋上升动力,选择适恰叙事方式激发课程教学活力,解决好首都故事在大中小学思政课“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既凸显各学段亮点特色,又注重各学段衔接统一,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地落实。


关键词:大中小学思政课 首都故事 协同育人


(赵聪聪,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材

的使用建议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材历经编写和审查,于2023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基于新形势下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师生面前。新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了中职教育的特点。广大教师要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内容体系,创造性地用教材开展好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思想政治教材 使用建议


(石芳,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激发高阶思维: 

单元学历案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单元学历案对于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单元学历案的设计和实施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整体构建单元学习计划,明确高阶认知目标并以单元大任务为统领,设计系列递进的学习任务,以支撑学生逐步实现学习目标。最后,通过设计评价任务和反思环节,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这一教学实践旨在推动学生运用知识,通过分析、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深化学习过程,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单元学历案 高阶思维 教学策略


(李昱蓉,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中学正高级教师。)

基于关键问题解决的单元作业

分层设计













摘要:基于关键问题解决的思想政治课单元作业分层设计是使学生在非教学时间,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系统关联单元整体知识,进阶式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生由“做题”转向“做事”。在设计过程中,可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通过单元知识的整合,以关键问题的不同难易程度为标准,由浅入深地呈现具有素养性、情境性、结构化和思维性的单元作业体系。具体而言,基于单一结构问题,设计基础型作业;基于多元结构问题,设计提升型作业;基于关联结构问题,设计应用型作业;基于拓展抽象结构问题,设计创新型作业。


关键词:关键问题解决 单元作业 分层设计


(李亮,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杨秀莲,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地方文化资源撬动“大思政课”

建设的实践逻辑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善用“大思政课”。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大思政课”中切合生活情境的实践教学资源,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有利于拓展思政课育人空间,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有效衔接、充分融合,增强思政课的生命力、吸引力和亲和力。地方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应以实效性为着力点、生活性为切入点、实践性为落脚点,优化地方文化资源实践的一体化、情境化和平台化路径,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在守正创新中提质增效、立德树人。


关键词:“大思政课” 地方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郑大伟,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道德与法治沉浸式教学的

逻辑表达













摘要:构建浸入式学习场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并沉浸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感、体验感与获得感,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与感召力。打造思政课沉浸式教学新图景,应遵循生活逻辑、教学逻辑、心理逻辑、实践逻辑等逻辑理路,以可视化内容、代入感场景、交互式氛围和过程性体验为教学支撑,引领学生在感悟、体验和践行中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理和哲理,促进深度学习,实现学科素养有效落地。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 逻辑理路 深度学习 价值引领


(蒋喜华,江苏省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陈昌龙,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中心中学,中学正高级教师。)

例谈高中思政课表现性

评价设计













摘要:表现性评价是核心素养时代不可忽视的一种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设计可分为聚焦学科大概念精准刻画评价目标、基于评价目标构建真实性表现任务、针对表现任务研制层级性评分规则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可以使学生依托真实情境,参照评分规则,完成挑战任务,建构概念理解,也可以使学生将“所知、所能、所成”外显,借此评判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学科大概念 评价目标 表现任务 评分规则


(马超,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基于涵义辨析的逻辑思维教学













摘要:《逻辑与思维》模块聚焦于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由于逻辑知识具有学理性强、抽象化的特点,学生在把握相关概念和理解逻辑思维规则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和偏差。教材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和概念、判断为教学起点,辨析逻辑思维规律、概念、判断的涵义并以此为基础探究相关逻辑知识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升其学习效率,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提升推理和论证能力。


关键词:《逻辑与思维》 思维规律 概念 判断


(田瑞,广东省深圳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张洪铭,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博士后。)

新高考写好学科育人“大文章”













摘要:2024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新课标卷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试题显现“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的强烈信号,呈现出新高考所具有的“新特征”。以新思想引领新高考,全面、深刻、加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题、入脑、入心,把稳学科育人方向。以新发展创设新任务,讲好新征程中取得的万众瞩目发展成就,打造学科育人场域。以新思维提升新素养,构建以理论思维为引领、思政学科思维为核心、科学思维方法为路径的综合思维能力聚合体,筑牢学科育人根基。以新课堂赋能新学习,“大育人观”统领“大思政课”建设、实施“大单元”新课堂助力深度学习,提高学科育人实效。


关键词:学科育人 新思想 新高考 新思维


(刘影,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考查策













摘要:公共参与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反映公共参与素养的发展水平。在考试评价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价值判断、综合化的必备知识考查发现问题能力;通过辨识性质、追溯原因、推理影响考查分析问题能力;通过简单情境—知识演绎、一般情境—措施归纳、复杂情境—实践创新考查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公共参与 考查策略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孙子秀,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助理研究员。)

《逻辑与思维》试题情境的

创设路径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指向下,《逻辑与思维》情境化试题与情境式教学相接轨,能有效提高思维评价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学生内在思维品质。《逻辑与思维》试题情境的创设应紧扣其特点,以生活化取材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多模块融合打通与教学情境的关联,以序列化任务挖掘试题的逻辑性,以情感体验渗透思维的价值导向。通过试题情境有效检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实现以评促教,以考导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逻辑与思维 试题情境 试题命制 科学思维


(温胜利,浙江省瑞安市第五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教材的

现实样态与优化建议













摘要:开展“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工作,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实现,是党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关键。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中“党的领导”相关内容总体上呈现较为丰富,但也存在各学段知识点分布不均、内容阐释充分性有待加强、内容递进性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要从加强“党的领导”知识点全学段覆盖、完善“党的领导”知识体系充分阐释的内在理路、探寻知识点衔接的有效边界三方面进行优化,以期推进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展好“党的领导”教育。


关键词:“党的领导”教育 教材分析 现实样态 优化建议


(张磊,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提升教师优质课资源开发

利用能力













摘要:中小学优质课是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受优质课自身价值、教师素养、保障机制等因素制约,优质课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影响范围小、持续时间短、浪费闲置多等问题。为此,教师要树立精品意识,提高优质课质量;发挥主体作用,增强研究能力;遵循教研制度,激发自身内在动力,从整体上提升优质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师成长 优质课 资源开发


(刘熙,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博士生,河南省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中心,中小学一级教师;轩闯,河南省新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一级教师。)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的

提升路径













摘要: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是讲好思政课、提升学生理论自觉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学生政治、思想和情感认同的内在动力,是提高学科水平深化课程教学成效的精神支撑,是推进学科建设促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要通过坚持政治标准,强化思政课教师责任担当;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树立学科自觉,创新思政课教师话语体系;推进学科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等途径,增强思政课教师使命感、成就感、认同感、归属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 理论自信 使命感 成就感 认同感 归属感


(刘少虎,南昌工程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助教。)



四史与马院
立足中共党史党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两大学科,推送相关研究成果与资讯,为爱好者与研究者,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