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市之声青年文苑-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

文摘   2024-11-01 12:36   湖北  

黑龙江五常大米橙享誉全国、江西赣南脐橙广为人知、杭州西湖龙井闻名世界……近日,各地纷纷迎来秋收,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看似普通的“土特产”,一头连着脱贫增收、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扎实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应当遵循先做精、再做强、后做大的规律。

做精土特产,要在“品”字上下功夫。坚持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新的“三品一标”为抓手,加大品种培优力度,盘活“土专家”“田秀才”,培养新农人,探索新型农、科、教结合形式和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助力乡村从根源上挖掘产品自身优势;强化品质提升工程,鼓励农产品进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推进品牌打造,利用抖音等新媒体推广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快形成区域品牌体系;推广标准化生产,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生产方式,严格按照绿色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对农产品生产进行管理,与乡镇、种植基地、企业、种植大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强化溯源管理,采用二维码形式进行果品质量信息追溯,不断提高“土特产”的信誉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做强土特产,要在“特”字上谋实招。许多“土特产”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或历史内涵。如松鹤楼、诺邓火腿、安化黑茶、怀姜膏等,它们不仅代表了地方的美食文化,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由于我国地域环境的差异,往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创建乡村产业品牌要因地制宜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一方面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共融共生,开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避免千篇一律,同质化发展;另一方面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土特产”展示馆,打造老字号新IP形象,加强对传统手工艺品和地方农产品的研究和保护,鼓励年轻一代参与传统手工艺品的学习和传承,全方位擦亮土特产特色招牌。

做大土特产,要在“产”字上求突破。未来“土特产”产业发展将呈现多样化、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数字化的五化发展趋势。要继续挖掘和发扬各地的特色农产品,注重养殖业、林业、渔业等领域的开发与推广,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的“土特产”供给体系。要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和拓展。要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紧密产业关联,加强社会化分工,组建发达的组织网络。通过集群化发展,可以推动形成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创新发展环境,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扎实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充分挖掘“土”“特”“产”潜力,将土特产做精做强,做大做优,让土特产的发展“前”景成为好“丰”景,再将好“丰”景转化为老百姓可感可及的好“钱景”,乡村高质量发展就能步入快车道。

(转载自党员生活网,作者赵梓建)


大美排市
生态排市,文明排市,幸福排市,大美排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