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苑丨新农村要有新“气”象
文摘
2024-12-17 09:46
湖北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以来,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湖北大地上全面铺展。脱贫不是终点,是新征程的起点,新农村当有新的气象万千。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敢于彰显农村的“土气”。“土气”一词,映射出的是乡村所独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世代沿袭的传统习俗。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我们应当格外重视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把它们转化为吸引都市人群与游客的独特魅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等行业,不仅能够为乡村带来经济效益,更能推动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创新。这种“乡土气息”的展示,有助于提振农村的文化自信,增强地区的品牌形象。这些资源富含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堪称乡村的无价之宝。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潜力,例如修复历史遗址、举办文化节庆、打造文化旅游特色项目等,以吸引更多投资与游客,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社会活力的焕发。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巧于焕发农民的“生气”。“生气”是指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充沛活力。在排市镇河北村里,就有这样一位农民。2012年,正在北京务工的他突然接到家中电话,父亲在劳作归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他心急如焚,立刻启程回家。赶到医院,看到半昏迷的父亲正在输液,嘴里还不忘念叨着庄稼地的事情。当父亲伤势有所好转,他却坚决要下地继续劳作。那一刻,他萌生了一个念头:留下陪伴父亲,共同耕作。这位农民,就是李拥军。2013年,他正式向父亲请教耕作之道。那一年,他的水稻收入超过了6万元,比起他之前跑运输的全年收入还要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后,李拥军开始尝试流转农田,深入研究“油-稻”“油-麦”等轮作模式。十年时间,李拥军不仅探索出了高效益的耕作方式,也引领了当地农业生产的革新。现在,他流转的田地面积已达到1560亩,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粮食储备库,为村民们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同时也带动了肥料、运输、农产品加工、青年务工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在排市,像李拥军这样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农民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的努力,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更增强了他们对乡村振兴的归属感和参与热情。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精于融入时代的“朝气”。“朝气”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在乡村振兴这幅壮丽画卷中,这种精神尤为重要。它号召我们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勇于探索和践行,将创新与发展的理念渗透至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形态,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动力。要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扎根乡村。这些园区配备了尖端的科研设备与成熟的产业链条,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凭借园区的聚集效应,有效推动周边乡村的经济繁荣,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农产品的价值。这些举措的贯彻落实,不仅有助于乡村更深层次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提升。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充满活力的创新精神和不懈追求进步的实践探索,无疑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时代的新青年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只有踔厉奋发、只争朝夕,才能书写乡村振兴的华美图章!
大美排市
生态排市,文明排市,幸福排市,大美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