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期由于天气多变,人体免疫力降低,因此流感易于流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传染性极高,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
本病系流感病毒引起,该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直径80-120nm,球形或丝状。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临床症状: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
感冒传播的途径:一般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经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但亦可由直接接触病者而传染。潜伏期短。
如何防治:
流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接种。
1.对症处理:
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恢复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保持水分:多喝水,避免脱水。
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或布洛芬,可以缓解发热和疼痛。
咳嗽药物:适用于减轻咳嗽症状,可对症治疗。
2.抗病毒药物:
奥司他韦(Oseltamivir):在流感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可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扎那米韦(Zanamivir):通过吸入剂形式给药,对某些类型的流感病毒有效。
3.疫苗接种: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及时接种的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包括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孕妇、6-59月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治疗期间,预防流感的关键在于增强体质,并在流感高发季节加强个人防护。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冬季和春季为高发期,建议减少前往人群密集且不通风的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接触公共物品后勤洗手,并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建议在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以有效预防流感。其他人群平时也要注意休息,规律作息来增强体质。
微信公众号
九江市卫健委
官方网站
九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