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稳民生幸福!南平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时事   2025-01-25 17:34   福建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2024年,市委和市政府31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均已完成年度目标,共投入资金81.7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6.8%。







1

提升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水平

全市共投入1.9亿元,增加义务教育公办学位、改善教室照明条件、配齐多媒体教学设备。29个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2985个;完成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1780间,改善学生用眼环境;新增259套教室多媒体设备,实现全市中小学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

▲南平市云谷实验学校

2

公办学前教育结构优化与

质量提升

全市共投入6664万元,实施26个公办幼儿园项目,其中新建项目2个、小区配建1个、修缮项目7个、设备采购16个,均已完成年度任务,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公办幼儿园资源结构,提升公办学前教育质量水平。


3

盘活文体资源

全市共投入450万元,用于学校体育场向社会试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免费错时延时开放。全市61所学校体育场地,在寒暑假、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等非教学时间,以预约方式面向社会开放;市文化馆、博物馆、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等10家公共文化场馆实行错时延时免费开放服务,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各文化场馆。

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

4

实施全民健身工程

全市投入5300万元,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新建7个多功能运动场、4个社区智慧“运动角”均已投入使用;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活动569场,参与人数超21万人次,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


5

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

薄弱乡镇卫生院建设

全市投入4.29亿元,推进2家武夷新区综合医院、邵武市立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重点指标提升优化,推动40家薄弱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武夷新区综合医院接收省协和医院派驻专家8人,向省协和医院派出70名人员学习,接收下级医院培训129人,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2个;邵武市立医院接收省附一医院派驻专家136人,向省附一医院派出202人学习,接收下级医院培训28人,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4个;40家薄弱乡镇卫生院共购置C档设备524台,B档设备282台,进一步强化基本医疗服务托底保障。

武夷新区综合医院


6

实施HPV疫苗免费接种

全市投入165.96万元,在南平市10个县(市、区)为9872名13-14岁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接种去年第二剂次疫苗1.26万剂次、今年第一剂次疫苗1.24万剂次,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7

开展医疗帮扶服务,

提升卫生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全市投入251.2万元,开展医疗帮扶服务和AED配置工作。全市选派139名高年资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到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累计帮扶1868人次,接诊病人12744人次,开展业务培训4138次,服务“特殊人群”2491人次,送医上门860次。全市在公共场所共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78台,加强群众性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培训救护员共7555人。


8

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全市投入2.57亿元,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89元提高到每人每年94元,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


9

多渠道扩大就业创业

全市投入1.17亿元鼓励支持就业创业。出台《2024年南平市拓岗稳工稳就业十条措施》《南平市零工市场奖补办法(试行)》等稳定就业和促进零工群体就业措施,全年兑现拓岗稳工奖补5862万元,服务零工就业8.46万人次;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春暖农民工、南平人才校园行等专项活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595场,举办马兰花创业培训班29期,多渠道扩大就业创业;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71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61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229人。组织全市226个大学生申报省级创业项目,较上年增加26.26%;获2024年省级资助项目18个、资助资金76万元,位居全省第二。


10

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工程

全市投入2225万元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根据我市“五个一”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建设5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即南平技师学院职业训练院、南平工业园区和邵武经济开发区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南平太阳电缆和福建圣农发展产业链头部企业实训基地。全市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12735人,组织技能等级人次11671人,新增技能人才891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152人)。


11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基础养老金标准

全市投入8628.93万元,将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


12

提高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

全市投入2237万元,将集中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1800元和1400元,提高至2100元和1700元,进一步改善全市1317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活状况。


13

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

全市投入1.08亿元推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动态调整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107 元提高到114元;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一级、二级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28元提高到137元、107元提高到114元,全市3.78万名困难残疾人和3.8万名重度残疾人受惠。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了顺昌县双溪街道无障碍设施样板。


14

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探访关爱服务

全市投入2762万元,新建46个示范性长者食堂和9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扎实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平安通”服务试点工作,为5000余名居家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无线定位、安全监测等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共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280人次,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5

新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全市投入108万元,新建36家标识名称统一、建设布局合理、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的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解决户外劳动者“喝水难、热饭难、休息难、如厕难、补给难”等现实问题。


16

实施“两通”工程

今年投入35.35亿元,推动沙南高速、武沙高速洋墩互通及接线工程加快建设,完成武夷山、大埠岗、外石3个服务区出入口建设。

沙南高速

17

实施交通提升工程

全市投入资金11.1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319.49公里,完工危桥改造24座;完成33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整治,及时消除道路隐患;完善全市131所中小学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完成建阳、建瓯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实践基地。


18

实施安全应急保障提升工程

全市投入资金2286万元,组织11场防灾减灾演练、建设11个应急避灾点、11个应急物资储备站、11个基层应急指挥服务站和11个安全文化宣教基地,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全面覆盖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演练共计6132场,参与师生270.41万人次,进一步提升学校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19

建立微型消防站

全市投入500万元,在全市500个行政村建立微型消防站,推行“一村一队一泵”,每个微型消防站配备消防装备器材,各地按照“有人员、有器材、有制度”的建设标准,每个微型消防站组建不少于6人的队伍,并建立工作制度、开展相关培训,有效提升基层组织消防应急能力。


20

实施“千村示范引领、

万村共富共美”工程

全市投入8200万元,组织全市5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对象、57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共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完善等“五个一批”项目166个,推动“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顺利实施。

龙斗村

21

推动历史文化名村提升和

创建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集镇

全市投入资金7300万元,完成建阳区后畲村、邵武市大埠岗村、松溪县大布村和政和县坂头村4个传统村落整治和改善提升,延平区峡阳镇、建阳区黄坑镇成功创建闽台乡建乡创样板集镇。


22

治理“餐桌污染”、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全市投入资金2342万元。一是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各级包保干部对全市41875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全覆盖督导。二是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全面完成海关系统抽检进口食品的实货检查,全年监管进出口食品共计6168批次,输往57个国家和地区,涉及134家进出口食品企业,货值2亿美元。三是建阳区茶叶、光泽县茶叶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12家省级餐饮服务“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单位。四是“一品一码”信息追溯系统累计录入数据5259.59万条;食用农产品(水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赋码达13.8万批次。五是全市155家哨点医院上报病例6091例,完成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监测样品采集677份。


23

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全市投入资金1.09亿元,开工建设水厂15处,铺设管网115.95公里,覆盖受益人口8.77万人。


24

提升生活污水治理能力

全市投入资金5.24亿元,新建(改造)城市和县城污水管网120.09公里;启动实施并完成42个农村生活污水项目。


25

开展水系综合治理

全市投入资金5942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77万亩,完成安全生态水系治理总河长19.7公里。


26

实施5G基站建设工程

全市投入资金2.9亿元,完成建设5G基站1438个,进一步提升乡镇地区和重点行政村5G网络覆盖面。


27

新建和改造提升福道

全市投入资金1.64亿元,新建和改造11个福道项目,完成福道29.58公里,占年度任务的113.77%。


28

实施用电服务提升工程

全市投入资金2.2亿元,完成12个老旧小区供配电设施升级改造;改造9座高层住宅(大中型小区)双电源;完成地下易涝配电站房整治10座;改造完成273个农村配电网台区;建成标准型“村网共建”点71个,示范型“村网共建”点5个;新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1678个;新增并网分布式光伏3890户,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新增25.4万千瓦时。


29

改造老旧小区和燃气管道

全市投入资金5.6亿元,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3个、7.9万户,完成燃气更新改造18.37公里,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


30

创新“幼儿体育”教学改革

全市投入638万元,持续深化“幼儿体育”教学改革,推进我市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在深化29所市级幼儿体育基地园内涵建设的基础上,遴选涵盖城区、乡镇、农村112所县级基地园,组织全市体育专家深入各县(市、区)幼儿体育基地园开展入园视导活动,指导推进立项课题进展,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早操活动的专题研讨,深化交流“一园一品”课题研究,举办“酣畅运动1小时”为主题的2024年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专题开放活动,促进我市幼儿健康成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闽北幼儿体育模式”。


31

强化书香阵地打造

全市投入452万元,围绕“书香南平”,打造了10个融入“朱子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等闽北特色元素的主题阅读空间,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扩展市民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制 作:南平广播电视台

编 辑:吴轲宇

责 编:张瑞君

编 审:刘晓强

合作热线:13905994321

南平广播电视台新武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4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