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儒风君
人才能活得更洒脱,更自在。
倒掉不良情绪
老子曾言: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儒家的仁爱之心早已浸入骨髓,看到战场上遍地死伤,王阳明心里也不是滋味。
王阳明回答说:
“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 偶未即去,亦不累心。 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杂草有害,当然要清理掉,但是如果偶尔没有清除干净,也不要放在心上;
不要沉浸在懊悔之中,放下过去,才能拥抱未来。
倒掉偏见
说是阳明游南镇时,他的学生指着岩中花树问他: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天下无心外之物。
苏轼觉得自己进步很大,对佛印说:
“大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
“看来像一尊佛。”
“但我看你倒像一堆大便!”
佛印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苏小妹听完说:
“自己是佛,看别人也会像佛; 若自己是大便,看别人也会像大便,你的境界比佛印禅师差远了。”
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你看别人像什么,你就是什么。
后来苏轼历经贬谪,飘零半生,他说: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王阳明也曾说过:“见满街都是圣人。”
一个人内心恬静,摒弃内心的偏见,相信世间的美好,那他看到的一切自然是美好的。
倒掉贪欲
王阳明说: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恢复良知之本体了。
《道德经》中说: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一个人想要的越多,算计的越多,身心越不得安宁,只能终日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