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非遗丨线装书制作技艺

政务   2025-01-20 19:06   河北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线装书制作技艺

南宫印刷历史久远。唐初即有手工印制作坊,主要从事地方史志、书画、家谱的印制装裱,当时只有卷轴和折页两种形式。晚唐以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南宫在明代中期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线装书的印制作坊。南宫市档案馆现存的《南宫县志》嘉靖、道光、乾隆、万历、民国五套版本和各村的家族族谱,均由南宫的印刷作坊制作,并形成了独具南宫特色的制作工艺。至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手工印制作坊大多关门歇业,线装书印制技艺近乎失传。

民国33年(公元1945年),南宫籍小关庄村孟宪波根据家传的口头资料和遗存的古籍善本,到天津振记印刷局重新学习线装书制作技艺。5年后返回南宫,开办冀南石印局,使该技艺得以恢复。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工艺不断提高,最初的活字、木版、石版印刷逐步被后来的铅印、胶印代替。传统线装书印装技艺又面临失传的境地。

改革开放以后,南方个别厂家恢复了线装书的印制,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线装书印制厂家寥寥无几,为使这一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且独具地方特色的技艺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弥补冀南地区线装书印制的空白,2012年,孟宪波老先生的亲传弟子王立民先生多方筹资,投资600万元,在南宫市成立河北华宝古籍印刷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线装书的研究和发掘。公司印制线装书完全按照过去的传统技艺,除印刷环节部分使用影印技术外,装订工序全部手工进行。整个制作工艺繁琐细腻,制作人员必须严谨细致,充分掌握每个工种的操作方式及规范程序。在经过理料、折页、配页、理齐、压平、齐栏、穿纸钉、包角、粘封面、配本册、切书、复口、打眼穿线、订书、粘签条、印书根字等多达30道工序以后,一本精美的线装书才算制作完成。该公司也成为冀南地区唯一一家线装书印装企业。2014年10月,经河北省文化厅组织专家认证,该公司被命名为“河北省第四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该项目在2016年入选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END



扫码关注我们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太行泉城、美丽邢台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订阅号和公共服务平台,太行泉城,美丽邢台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