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2001年3月1日,
“传统工具”邮票,算盘。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利比里亚,1999年
《中国算盘与<算法统宗>》邮票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明代经济高度繁荣,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珠算得到普遍推广,逐渐取代了以前通用的筹算。在此情势下,明人程大位编撰的《直指算法统宗》为珠算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香港,2002年,
中西文化通用邮票,画面为算盘和计算器
明代以后,中国珠算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近年又逐渐流行于美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珠算开始走向衰落,其计算功能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
▲澳门,2001年3月1日,
“传统工具”邮票,小型张
珠算是中华民族的重大发明,在人类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知识和独特实践方式,珠算仍有其历史文化价值,急需大力抢救和保护。
▲1975年3月8日,
《乡村女教师》邮票一套四枚。
(4-3)的画面为女教师在辅导珠算的情景
珠算始于汉代,至宋走向成熟,元明达于兴盛,清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流传。至迟从宋代开始,珠算逐步取代其他各种计算技术和用品,成为中国特有的计算工具。至明代,算盘在计算领域独领风骚,使用方法益加完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日本,1987年,
《第13届世界会计师会议东京大会纪念》邮票,
邮票画面为日本妇女使用算盘的情景
珠算文化涵盖了与珠算相关的数学科学、数学教育、应用技术及智能开发等内容,在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相关文化领域也有一定的作用。珠算适用面广,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一特点促进了它的推广和普及,使它在中华大地代代相传,承沿至今。珠算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国,而且16世纪时还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其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完
扫码关注我们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太行泉城、美丽邢台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