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女不尊重你,无视你时,不要愤怒,不要讲道理,记住这3句话就够了

情感   2024-12-02 08:00   山西  

《透明人》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

“子女越独立,父母越孤单,即便这样,父母仍然去学着懂事,总是跟你说:我很好,没事的,你忙吧。”

有时候,为人父母其实很可怜——

年轻时为子女遮风挡雨,年老时却得看子女脸色行事。

他们做错什么了吗?

没有,他们只是变老了而已。

错的,是子女的态度。

所以,一开始面对子女的不尊重和无视,父母不应该小心翼翼,也无需愤怒不讲理,只要记住下面这3句话就够了。

01
少说:

父母说得越多,越没权威

古人云:“言多必失。” 

在亲子关系中,这句话同样适用。

当父母如果总是喋喋不休,对孩子进行说教时,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让孩子觉得父母啰嗦、烦人,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最终,削弱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

这一点,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宋倩一心想让女儿考上好大学,每天对女儿的学习和生活事无巨细地唠叨。

她不断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给女儿安排满满的学习任务,甚至连女儿吃什么、穿什么都要严格控制。

女儿乔英子却在这种过度的唠叨和控制下,变得越来越叛逆,对母亲的话也越来越反感。

她开始故意与母亲作对,不愿意与母亲沟通,母女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这一切,恰如教育专家钱志亮所说:

“家长话说得太多,孩子就不会把大人的话当回事。失去耐心加上逆反心理,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家长的顶撞、不尊重。”

为人父母,一定要明白——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适当的放手,可以给孩子留下反思的空间,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

反而过度地说教,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压抑,还会让他们对父母的话产生免疫,从而失去对父母的尊重。

老子就曾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与其唠唠叨叨,不如用行动去影响,首先做好自己,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

教育切忌“啰嗦”,换个思路,往往事半功倍。

02
立威:

父母越卑微,孩子越作威作福

老话常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然而,有些父母在爱孩子的过程中,却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变得越来越卑微。

他们对孩子百依百顺,生怕孩子受到一点委屈。

殊不知,家长越卑微,孩子就会越任性。

曾经在新闻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件。

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每天都给孩子做好吃的,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甚至在孩子犯错时,也不舍得批评他。

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嚣张,不仅不把母亲放在眼里,还经常对母亲发脾气。

有一次,母亲因为一件小事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竟然对母亲大打出手。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很痛心疾首。

但心痛之余,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

上天赐予我们“父母”的角色,是为了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与引导者。

倘若在日常中,我们忽视了身为父母的权责,过度谦卑以至失位。

那么,孩子把自己当成家中“老大”,把父母当成无偿服务的保姆,便也不足为奇了。

《颜氏家训》中有言: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爱孩子,并不意味着要无原则地迁就。

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尤其在犯错误的时候,更要及时地指出并纠正,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需要承担后果的。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产生敬畏之心。

也才会在父母的以身作则中,逐渐明白什么是尊重、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最终,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03
放手:

父母做得越多,孩子越不知足

每一对卑微的父母,背后都站着只懂得索取的子女。

最近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

“中午十二点起床我觉得没什么问题,爸妈却天天骂我,我真的做错什么了吗?”

乍一看,好像是父母太不近人情了。

可了解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之后,只觉心寒。

提问的人,是个大学生,家境虽谈不上贫寒,却也不是什么小康家庭。

父母从早到晚在自家开的小工厂里忙前忙后,有点空余时间,还得到地里忙农活。

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一直到深夜11点,才能上床休息。

好容易等孩子放假回家,想着让他帮帮忙,可在孩子眼里,却成了对他自由的剥夺。

这就是中国式父母最大的悲哀——

小时候,总担心孩子做不好、吃不饱、穿不暖……于是事无巨细地替孩子操心,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替他们做好。

可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就越不知道珍惜和感恩;父母越替他们操心,他们就越不知道努力和奋斗。

到头来,还会对父母各种抱怨,甚至产生怨恨。

《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就曾一阵见血地指出: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如果父母一味地替孩子解决问题、替他们承担后果。

孩子永远也不会长大,更学不会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只有父母先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同时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他们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对父母的付出心存感激。

有句话说:

“孩子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是包办、灌输和压制。

而是引导、启发和陪伴。

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让慈爱之心成为力量之源。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够在教育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也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健康成长、快乐前行!

凯撒先生
我是陈阔:一个陪你成长的陌生人 每天聊聊生活中的那些事儿 愿能为你带来内心片刻的宁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