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游历,有两个地方不得不赏析,一个是著名的西湖美景,另一个是清名远扬的灵隐寺。
这座南朝时期建立的古刹,历经1700年的风风雨雨,依旧香火鼎盛,常有香客慕名来访。
它面朝飞来峰,遥望西湖景,于山林中隐逸,宛如一方世外桃源,赐予来者平和与启发。
灵隐寺内蕴含着千百年的古人智慧,更有一副流传至今的对联,字字道出人生真谛。
上联为:“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联是:“万事只求半称心”。
这14个颇具禅意的字眼,道出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困局,让无数后人为之警醒。
人生哪能多如意
细细数来,一辈子的时间也不过三万多天,而生于浮华世事,总难有真正的完美可言。
尽管每个人都在拼命追求着梦想,但多数时候却偏偏是事与愿违占了多数,鲜有顺遂之时。
正如《警世通言》中所言:“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也可能会瞬间跌落谷底,就算无比小心谨慎,也可能会遭遇飞来横祸。
有些人被囚禁于囹圄后,便开始自怨自艾,将身上一切的不幸都归咎于上天对待自己不公。
在无休止的抱怨声中,渐渐迷失了原来的方向,在闭目塞听中慢慢消沉,堕落成逆水之舟。
可人生的常态便是失败,若是没有失败的千锤百炼,成功的光芒也不会那么耀眼。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从小便聪慧过人,凭借个人才学一度官至礼部尚书,一时间风光无限。
可他还没有高兴多久,便卷入朝内的新旧党争之中,并且被他人恶意诬陷,深陷乌台诗案。
遭逢祸事以后,苏轼便一再被贬谪远地,从黄州一路南迁到了儋州,彻底远离了政治中心。
但官场上的失意,并没有让他变得意志消沉,反而在闲适环境中能够感悟自然,自得其乐。
而他大部分的名篇,也多是在此期间创作,可以说原本人生的劫难,恰恰铸就了他的才学。
古往今来,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智者先贤,又或是普通百姓,皆有尚未圆满的遗憾。
生活本就没有什么圆满,只有自己成全了自己,才能在平凡中脱胎换骨,历久仍弥新。
凡事不苛求完美,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与生活和生活和解,这辈子才能活得轻松。
万事只求半称心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有太多的诱惑推着人向前,人人都在主动或被动劳碌奔波。
想在物质条件上得到满足,就要不惜一切去追逐车子、房子还有票子,永远得不到满足。
想在社会地位上达成目的,就要拉下面子去阿谀奉承,拍别人的马屁,失踪都贪得无厌。
欲望越是膨胀,人便越不容易收心,得到的越多,反而越不懂知足,活得更加困顿辛苦。
执念太深,身上的枷锁便越发沉重,内心的束缚便越紧密,在烦躁中苦痛,在纠结中徘徊。
而那些真正的智者,都懂得求“半”的真谛,从来都不会盲目攀比,一切都保持张弛有度。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智慧,他们的人生总是淡定从容,用平常心将世间的所有起伏平复。
唐代诗人刘禹锡外号“诗豪”,他的诗篇中总是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即使过得清贫也满足。
在和州为官时,他只能在潮湿荒芜的江边住,而且住所异常简陋,只是一个破陋的茅草屋。
可刘禹锡并没有抱怨生活的困顿,还把茅舍视作“江景房”,并贴下“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在门前。
后来他又遭到打压,只能住更加简陋的草舍,乐观豁达的刘禹锡,反而写下了《陋室铭》作为回击。
老子曾有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生就是如此,心胸广阔且随遇而安的人,总能从残酷的生活中,发现难得的美和闪光点。
得而不自喜,失而不自悲,凡事都顺其自然,从豁达中找寻真我,永远活得潇洒自在。
清代学者李密庵曾在灵隐寺题字: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人生有苦也有甜,苦的是贪欲过度,甜的是怡然自得,世事只求一半,人心自然容易填满。
别因为一点挫折便踌躇不前,也不要刻意向往十全十美,盲目追求终难如愿。
学会感恩每一个美好瞬间,哪怕只是清风拂面,一隅微芽,亦是人生中的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