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多市市委书记、市长向网友致新春祝福
时事
2025-01-28 11:17
安徽
龙归碧海波涛舞,蛇到青山草木新。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中共马鞍山市委、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关心和支持、参与马鞍山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刚刚过去的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擘画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我们倍受鼓舞、倍增干劲。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勇毅前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这一年,充盈着“拼”的精神。我们为经济发展打拼,保持了难中求成、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重大项目支撑有力,保持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60强,科技创新竞争力进入全国城市70强;我们为城市未来打拼,加快一体化、同城化步伐,宁马城际全面通轨,长江公铁大桥展现雄姿,首条过江隧道开工建设,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十大行动”,统筹推进新城开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更添颜值、更具气质、更加精致;我们为民生福祉打拼,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困有所扶”“口袋公园”“名医上马”“安心托幼”“马上送福”深入人心,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全省第1。这一年,迸发着“闯”的劲头。我们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400多项重点举措,“无证明城市”建设、产业工程师学院、“三全一多”社会治理模式等改革举措,多次登上中央媒体,一批改革经验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国有影响。这一年,激扬着“干”的状态。我们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树牢领跑意识、敢于创先争优,经常对照检视“五问”,运用“七未”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破解了一批棘手难题、历史遗留问题,锻造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了风清气正劲足的崭新气象。时光见证前行的步伐,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结果,也是两百多万马鞍山儿女一起拼、一起闯、一起干的结果。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还有许多生产一线的工人和农民在辛勤忙碌,许多环卫职工在除尘保洁,许多公交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在路上奔波,许多医务人员在守护健康,许多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消防救援人员在保卫平安,许多党员干部和村居网格员在坚守岗位。正是这样一种挺膺担当的顽强力量、敬业奉献的宝贵品质,创造了属于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托举着我们这座城市的蒸蒸日上。市委、市政府谨向所有为马鞍山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干部职工、各界群众,致以诚挚的慰问!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今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深入践行新发展定位,坚持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统筹推进高颜值生态、高质量发展、高起点开放、高水平融合、高品质民生、高效能治理、高标准党建,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马鞍山新篇章!
感恩奋进再出发 接续奋斗谱新篇
——2025年新春献词
河山添锦绣,星光映万家。在这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我们向全市人民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铜陵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时间的年轮镌刻着奋斗的足迹。回望2024,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落实省委打造“三地一区”战略部署和省委书记梁言顺来铜调研要求,锚定“挺进全省前列”奋斗目标,突出“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一路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高分答卷,在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新征程上留下精彩一笔、载入城市记忆。定格在记忆中的,是实干争先的拼搏身影。我们拿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抓紧每一天、使劲往前赶。2024年全市GDP、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6.4%、25.4%、73.2%、4.5%、23.5%,居全省第1、第1、第1、第3、第1;铜陵有色连续6年上榜世界500强,铜冶炼产能将登顶世界第一;铜冠矿建、小菜园敲钟上市,实现境内资本市场全覆盖和境外资本市场零的突破,上市企业数达13家、实现五年翻一番、稳居全省第4。铜陵高质量发展态势稳健、动能充沛、未来可期。定格在记忆中的,是改革创新的火热场景。我们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机遇,传承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城市基因,敢闯敢试、善作善成,争当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央改革办专刊推介,“亩均论英雄”改革入选全国标杆案例;铜陵港连续两年进入内河亿吨大港行列;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5件、居全省第4。铜都大地改革开放创新的热潮涌动、奔腾不息。定格在记忆中的,是群众脸上的幸福笑容。我们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城市美誉度。全市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34万人,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作入选国家发改委典型案例,“四宜四美”和美乡村建设梯次推进,大大小小的民生实事向全城传递浓浓暖意;口袋公园、绿色步道举步可达,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城市水质指数分别居全省第3、第4,“幸福蓝”“养眼绿”让古铜都如诗如画;犁桥水镇跻身国家4A级景区,永泉旅游度假区持续火爆,长三角古镇齐聚大通,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全线贯通,一幅幅幸福图景让铜陵“加温”又“加分”、“出圈”又“出彩”。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过去的366个日夜见证了铜都儿女奋发图强、难中求成的铿锵步伐,在铜陵发展的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在此,向每一个忙碌着、拼搏着、奉献着的你,表示诚挚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可期待。今年是“十四五”全面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我们一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力高质量发展,坚定打造世界铜都的信心决心,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提升年和营商环境深化年活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因铜而兴、因铜振兴的坚实根基;聚力高品质生活,坚持一江两岸协同并进、城乡融合互动,办好各类民生实事,努力为群众看到、听到、想到、办到,让广大群众广泛受益、困难群众深度受益,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铜陵、平安铜陵,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切实做到在岗在干、在行在心,当好“铜陵发展,奋斗有我”的主人翁,同心协力办好铜陵的事,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新篇章!祝全市人民新年新气象,所愿皆所成,多喜乐、长安宁!金龙辞岁去,银蛇报春来。在这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我们代表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以及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参与黄山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新春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向此刻仍坚守岗位、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敬意!给大家拜年了!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回首2024,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创先争优、真抓实干,交出了一份难中有为、稳中有进的发展答卷。这一年,我们承压前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破1100亿元,增速在全省位次大幅前移。与黄山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徽州文化底蕴相融合、与黄山城市特质相一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规上工业数创历史新高,黄山谷捷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池黄高铁、农夫山泉黄山工厂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见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这一年,我们抢抓机遇,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深入推进,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全国推广,国际友好城市等增至35个,展现了“中国黄山 世界黄山”的雄心壮志。这一年,我们守正创新,抓住文旅、延伸文旅、不唯文旅、超越文旅,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大遗产项目全覆盖,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迸发,消费业态场景竞相涌现,文旅产业出新出彩,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均两位数增长,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这一年,我们不负重托,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抗洪救灾取得胜利,群众福祉日益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连续3年优秀,群众安全感连续9年位居全省前列,美满安定、民康物阜的“黄山图景”渐次铺开。这些成绩的取得,承载着各界朋友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也凝聚着大家的热忱、智慧和力量,衷心向大家说一声感谢,向每一个奋斗的“你”点赞、致敬。2025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之年,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比发展、讲奉献、重实干,真抓实干往前赶,在学用结合中提升发展质效、在文旅融合中激活发展动能、在城乡融合中打造黄山样板、在产业强市中拿出实招硬招、在改革开放中争取更大成果、在为民服务中强化责任担当、在干事创业中砥砺作风状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黄山篇章!
编辑 | 李卓越 责编 | 黄澎 审核 | 曾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