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真的需要吃这些药吗?我感觉挺好的啊。"李大爷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看着手中的降压药。
这位69岁的退休教师刚刚被诊断出高血压,可他却觉得自己身体棒得很。没头疼,没心慌,精神还特别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十个高血压九个不知道"。
李大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我多年的行医生涯中,遇到过无数像他这样的患者。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没什么不适,就不愿意乖乖吃药。高血压这个"沉默的杀手"正在悄悄地蚕食着他们的健康。
让我们跟随李大爷的就诊经历,一起揭开高血压患者不愿服药的迷思。
那天李大爷是被儿子硬拽着来体检的。平日里他总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打太极拳、下象棋、遛鸟儿,样样不落。可当护士小张给他量血压时,结果却着实吓了他一跳。
"220/110mmHg!李大爷,您的血压可真高啊!"小张惊呼道。
李大爷一脸茫然:"不可能吧?我感觉挺好的啊,头也不疼,心跳也正常。"
听闻此言,我不禁莞尔。这种反应,我已经见过太多次了。我耐心地解释道:"李大爷,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很多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这就是为什么定期体检如此重要。"
高血压之所以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是因为它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尤其是在早期阶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压,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患病。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可能会忽视这个潜在的健康威胁,直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李大爷半信半疑地点点头,随后被安排做了一系列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眼底检查、心脏超声等,这些检查不仅能确诊高血压,还能评估是否已经出现了靶器官损害。
结果出来后,确诊他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我仔细查看了检查结果,发现李大爷的左心室已经出现了轻度肥厚,这是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代偿性改变。
"李大爷,您的高血压已经到了中度阶段。虽然目前您感觉良好,但长期高血压已经对您的心脏造成了一些影响。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进一步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我一边翻看检查结果,一边说道。
李大爷听罢,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那……我该怎么办?"
我拿出笔,在处方单上写下了几种常用降压药的名字:"您需要坚持服用降压药,我给您开具了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联合用药。您还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少盐少油、多运动、戒烟限酒,这些都很重要。"
可就在这时,李大爷突然犹豫了:"医生我真的需要吃这些药吗?我感觉挺好的啊。再说了我听说这些药吃久了会伤肾伤肝的。"
这种担忧,我再熟悉不过了。根据一项针对中国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研究,约有45%的患者没有按医嘱服用降压药。担心药物副作用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好好给李大爷解释一番。
"李大爷,您的顾虑我完全理解。不治疗的高血压比药物副作用危险得多。想象一下,您的血管就像是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水管。长此以往,血管壁会变得脆弱,甚至有爆裂的风险。"
我拿出一张人体图,指着心脏、大脑和肾脏继续说道:"高血压会增加心梗、脑卒中和肾衰竭的风险。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约40%的心血管死亡与高血压有关。您现在感觉不到不适,可等到真出了问题,就为时已晚了。"
李大爷听得一愣一愣的,似乎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趁热打铁:"现代医学进步很快,现在的降压药副作用已经很小了。以您目前服用的钙通道阻滞剂为例,它通过舒张血管来降低血压,副作用相对较轻。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能降压,还能保护心脏和肾脏。我们会根据您的情况调整用药,确保安全有效。"
李大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医生,我听说有人吃了降压药后反而更难受,头晕目眩的。"
我笑了笑:"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刚开始服药时。这往往是因为血压下降太快导致的。我们会从小剂量开始,慢慢调整,找到最适合您的方案。我们可以先从较低剂量的钙通道阻滞剂开始,观察一周后再逐步加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看着李大爷渐渐放松的表情,我继续说道:"很多患者不愿意服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觉得吃药就是承认自己生病了,心理上难以接受。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否认'机制。"
李大爷不好意思地笑了:"医生,您说得太对了。我就是觉得,一旦开始吃药,就好像自己真的'老'了。"
我理解地拍拍他的肩膀:"李大爷,您别这么想。及时治疗高血压,反而能让您保持年轻活力。想想看,如果血压得到良好控制,您不就能继续打太极、下棋、遛鸟了吗?良好的血压控制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根据SPRINT研究,将收缩压控制在120mmHg以下,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
李大爷眼前一亮:"这么说来,吃药反而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
"没错!"我欣慰地说,"随着病情好转,我们还可能逐步减少药量。有些患者通过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甚至可以完全停药。DASH饮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就被证实能有效降低血压。这种饮食强调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同时减少饱和脂肪和糖的摄入。"
李大爷听完,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医生,谢谢您。我明白了,从今天开始,我一定按时吃药,好好保重身体。我还有个问题,我该怎么监测自己的血压呢?"
我很高兴李大爷开始积极关注自己的健康:"这个问题问得好。家庭血压监测非常重要。建议您购买一台家用电子血压计,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记录下来。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者出现不适,及时来医院复诊。"
看着李大爷离开诊室的背影,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高血压患者不愿服药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症状不明显而掉以轻心,有的是担心药物副作用,还有的是出于对"生病"的心理抵触。
实际上高血压的危害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它不仅是心脏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还会导致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高血压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危险因素。
作为医生,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开药方,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我们需要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疑虑,让他们明白及时治疗的重要性。这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指南。
我也呼吁大家重视预防。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适度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却能为我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研究表明,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就能显著降低血压。而限盐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居民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我们还需要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可以通过社区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真正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对于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病,我们要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定期体检、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让我们一起携手,战胜这个"无声的杀手"。
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去年,我遇到一位78岁的老太太,她在被诊断出高血压后,坚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还组织了一个社区健步走小组。一年后她不仅血压控制得很好,还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疾病,积极治疗,就一定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愿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能像这桃花一样,在科学治疗的呵护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人生色彩。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没有高血压威胁的美好未来!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