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上好这四堂课,助力孩子们梦想起航!|开学第一课

教育   2024-09-03 21:33   北京  


民小编说

新学期的序幕已经拉开。在开学第一课上,要上好人生价值课,帮助学生坚定理念信念;上好奥运精神课,点燃学生的奋斗激情;上好学习指导课,唤醒学生的发展内驱力;上好家校携手课,共同创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一起来看这篇文章,让新学期的第一课更深远、更智慧、更人文——

晨光破晓启新程,新篇续写志飞扬。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悠扬响起,我们满怀希望与憧憬,启航新征程,以更加积极、开放、包容的姿态,精心设计“人生价值课、奥运精神课、学习指导课、家校共育课”,让新学期的“第一课”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更深远、更智慧、更人文。


1

人生价值课:立德树人,塑造“心怀家国、志存高远、责任在肩”的新时代青少年


开学伊始,学校应将“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心怀家国、志存高远、责任在肩”的新时代青少年。


开学序曲,强调价值引领。根植家国情怀,培养家国意识,是贯穿每个教育阶段、每位学子成长过程的重要课题,它构成了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核心底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新学期伊始,学校可以利用军训、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第一次班会课等多样化教育平台与生动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铭记国家荣辱兴衰,洞察国家发展脉络,深入思考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经历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理想导航,强化社会责任担当。鼓励学生将假期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体验活动感受在新学期交流分享,营造浓郁的红色教育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民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组织专题讲座、名人访谈等紧跟时代脉搏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政策、追踪科技创新前沿,使学生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自我,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课程引领,思政融合心灵滋养。在课程设计上,学校应构建以红色思政课堂为核心,多学科融合的思政课程体系。通过深入挖掘学校红色文化资源、校史资源,讲好校史教育课,将家国情怀、远大理想、责任担当等教育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的全方位覆盖和深层次渗透。通过历史回溯、时代楷模、国家成就等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才干、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

奥运精神课:追求卓越,点燃“更快、更高、更强”的生命新活力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的辉煌战绩圆满落幕,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体育健儿的卓越实力,更为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学生群体,奉献了一堂生动且深刻的人生教育课。新学期伊始,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融入开学教育之中,无疑是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生命教育的绝佳契机。


“更快”不仅是对速度的追求,更是对效率与时间的尊重。通过分享运动员们在日常严苛训练中分秒必争,勇于突破身体与心理极限的励志故事,向他们传递高效学习、永不懈怠、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激发学生对时间的高效利用。开学第一课,应教导学生“勤能补拙”,比起依赖天赋,不懈的努力更为重要,任何成绩的提升、知识的积累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


“更高”不仅是物理高度上的超越,更是精神层面的不断攀登。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们勇于挑战自我,刷新纪录,正是对“更高”精神的最好诠释。从网球新星郑钦文到纪录打破者潘展乐,他们用行动证明,“挑战自我极限,追求更优秀的自我”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永恒主题。开学第一课,应深刻启迪学生:在人生的赛道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坦途,唯有勇于挑战、不懈超越的勇者,方能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更强”不仅指技术上的增强,更是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的双重磨砺。面对压力和挑战,运动员们展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每一位学生都应学习的宝贵品质。新学期伊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重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开学第一课,应向学生传达:真正的强者,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能始终保持谦逊与坚韧,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持续前行。


3

学习指导课:唤醒潜能,激发“自主、自管、自醒”的学习新动力


新学年的序幕拉开,需要引导学生适应新的教学节奏、教学风格以及学习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指导要立足于学生主体,深刻理解并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驱动、自我反思,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激发其无限潜能。我们相信,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能在新的阶段绽放出自己全新的风采。


多元发展,自主能动。在“自主能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是主角,是学习的驱动者和创新者。我们要鼓励学生超越传统的学习框架,勇于探索未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新学期可通过学习交流会、假期成果展示、个性化学习计划制定等,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方向。学校也可提供涵盖学术、社交、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的课程和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成长舞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自主选择参与,不断挑战自我,拓展视野。


目标驱动,自我管理。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针对不同学科内容和难度深度,教师新学期第一课可运用SMART(目标)原则,帮助学生设定学科成就路径:设定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推进学习进程,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并使其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发展规划,自我觉醒。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规划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个人成长的关键,它能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明确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追求,为未来的人生规划提供方向。学校可通过生涯规划课程、职业探索活动、校友分享经验、大学走访等实践课程及活动,帮助学生打开自我成长的新大门、新视野,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成长和未来发展,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于自我成长的迫切渴望与内驱力,让每个独立的个体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4

家校携手课:协同育人,探索“和而不同,和合而生”的共育新道路


家庭教育中偏重智力培养、忽视品德塑造的倾向,以及家长群体中的普遍焦虑情绪,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压力,更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新学期伊始,学校需要积极行动起来,构建家校共育的坚固桥梁,引导家长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共同营造一个“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教育新生态。


和合共生,教育理念需同频共振。在育人征途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当如同双翼齐飞,共同致力于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回归本真,应聚焦于成长的“价值塑造”,既关注其个体潜能的充分挖掘,又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有担当、有能力的未来公民。因此,新学期里,学校可通过家校第一课、起始年级家长会、入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个体发展观,共同营造“绿色环保”的育人场,让孩子在健康绿色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和而不同,育人职责需明确分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厘清。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首要职责在于“育人”,学校要引导家长充分发挥好家庭的情感、安全、生活功能。学校也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及知识水平,完善课后服务体系,摸索形成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我们相信,新学年的家校第一课,必将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共育新路径。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校长)


文章作者 | 陈利民

封图来源|“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微信公众号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云南:让群众在优质教育中收获幸福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强国复兴,奋斗有我!看完开学第一课,他们有这些感受→
一路有希望,一路在努力,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打开新学期 | 开学第一课
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 时评

欢迎订阅


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杂志官方订阅号。《人民教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全国性教育主流媒体,拥有73年历史。定位“思想高地、行动智库”,宣传解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引导社会教育观念,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推动教育现代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