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警方紧急提醒
“线上诈骗”+“线下取钱”+“网约车投送”
是新型诈骗犯罪!
随着警方对“两卡”违法犯罪活动
打击整治力度的持续加强
电诈分子转移涉诈资金
多以取现、取黄金等新方式
而货拉拉、网约车就成了“运钞车”
近日,因赣州警方及时拦截
为群众紧急止损20余万元
↓↓↓
1月15日
赣县梅林镇居民周某
接到一个陌生来电
对方自称是
某知名投资理财公司客服
手上掌握了某理财平台的漏洞
可以利用漏洞赚钱
“电信诈骗居然找上了我”
起初周某不以为意
但出于无聊并未挂断电话
而是与对方聊了起来
这下可给了对方“希望”
之后的几天对方频繁来电
介绍该“赚钱漏洞”
“不管投资多少钱,
一个星期内都可以获得双倍奖励”
……
在骗子的精心话术下
周某渐渐被“洗脑”
告诉骗子自己有19万存款
见周某上钩
其以“投资需躲避金融部门监管”为由
让周某将钱取出后
采用线下运输将现金送往指定地点
1月25日上午11时许
周某前往多家银行
取出19万元现金装入行李箱
并于货拉拉平台下单
由司机将东西送到指定地点
当天赣县区公安局反诈中心
在工作中接到预警
得知周某在取出现金19万元后
又下单货拉拉送货
疑似“货拉拉运现金”
民警立即通过货拉拉平台
联系司机郭师傅要求其开往公安局
同时民警联系上周某
告知其遇到的是电信诈骗
在警方帮助下19万元现金被追回
目前,19万元现金已返还周某
周某对民警表示由衷感谢
万万没想到
原本值得信赖的运输平台
竟会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诈骗分子通过
“线上诈骗+线下取钱
+货拉拉、网约车上门取现”的方式
转移诈骗赃款,手法更为隐蔽
案例解析
电诈分子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到银行柜台取款、购买实物黄金或香烟等价值高、易流通物品,通过出租车、滴滴、货拉拉等网约车“快送”“闪送”服务、邮寄、跑腿等方式将物品运送至外地指定地点,并安排人员与网约车司机交接,以不见面、不现身的方式将现金或黄金取走,最终成功转移赃款。
经反诈民警分析
此类案件呈现以下特点
▽▽▽
1、人货分离,下单人只运送包裹不乘车。
2、通过出租车、滴滴、货拉拉等网约车运送包裹(现金或黄金),包裹一般用纸箱、文件袋用胶带封装,并印有常见标 “重要文件、贵重物品、电子产品、严禁拆封、后果自负”等字样。
3、包裹上车后,下单人会拍摄运送车辆、司机的照片同时会索要司机的真实身份、联系方式。
4、运送地点一般为省内外市或周边省份,接收包裹人员往往会戴帽子、口罩、眼镜等掩盖面部特征。
5、对方提出项目保密,不能对外人说,就要提高警惕陷入对方圈套。
6、教你如何规避银行工作人员问询取款目的,如何规避派出所工作人员问询运送货物,均是诈骗套路。
警方提醒
赣州警方再次提醒
请广大网约车、跑腿、快递行业
从业人员接到有可疑物品运送订单的
请务必提高警惕,仔细核验
包裹内容及下单人的身份信息
您的一念之差
可能会成为“罪犯帮凶”
也可能挽回受害人巨额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