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的喜好又变了:加拿大鹅之后,又一个大牌羽绒服吃到红利

文摘   电影   2024-11-29 17:30   广东  
羽绒服:从保暖到身份的象征
羽绒服,这一原本普通的保暖服饰,如今却悄然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价格更是飙升到五位数以上。在中国的高端羽绒服市场,一场激烈的竞争正在悄然上演,曾经的王者加拿大鹅逐渐失宠,而盟可睐等品牌则迅速崛起,抢占市场份额。
加拿大鹅:从巅峰到低谷
加拿大鹅,这个曾经的羽绒服巨头,是如何一步步失去市场宠爱的?
故事得从Dani Reiss接手品牌说起。90年代,他敏锐地发现了加拿大鹅的潜力,将其改名为“Canada Goose”,并成功转型为高端品牌。他坚持在加拿大本土生产,通过与影视IP合作,迅速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成为明星们冬季的标配。
在中国市场,加拿大鹅同样复制了这套成功策略。通过邀请名人代言,大肆宣传其标志性的红白logo,成功将其塑造成羽绒服中的奢侈品。巅峰时期,加拿大鹅的年销售额高达17.3亿人民币,风光无限。
然而,好景不长,加拿大鹅开始遭遇困境。先是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被曝出使用鸭绒冒充鹅绒,质量不达标,被罚款45万元。紧接着,售后服务也饱受诟病,其在中国大陆地区实行的“不得退货”政策,与加拿大本土的“30日无理由退货”形成鲜明对比,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更致命的是,加拿大鹅对假货的泛滥采取了放任态度。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假大鹅”,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使其逐渐沦为“烂大街”的代名词。如今,“穿大鹅=穷人”的调侃,更是对加拿大鹅高端定位的无情嘲讽。
内外交困之下,加拿大鹅的业绩开始下滑。2022年上半年,其在亚太地区的营收增长仅为19%,利润更是暴跌超过六成。与此同时,国产品牌如波司登、鸭鸭、雪中飞等强势崛起,运动品牌如李宁、安踏、FILA等也纷纷加入羽绒服市场,进一步挤压了加拿大鹅的生存空间。
Moncler:异军突起
与加拿大鹅的步履蹒跚不同,盟可睐(Moncler)在中国市场则高歌猛进。
这个诞生于1952年的法国品牌,最初专注于生产高性能户外运动装备。后来,它逐渐融入时尚与奢华元素,将目标客户锁定为追求高品质生活、注重时尚与功能性结合的消费者。
Moncler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差异化策略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它坚持使用一年只产一季的匈牙利和法国顶级鹅绒,即珍贵的“四片鹅绒”,这种绒毛取自鹅颈下到胸腹之间,防水性好,保暖抗寒能力极强,蓬松度高达800F,远超普通羽绒服。同时,Moncler的羽绒服在填充技术上也非常讲究,确保既轻薄又保暖。
在设计上,Moncler同样独树一帜。它打破了羽绒服单一的派克大衣款式,设计风格大胆、天马行空,款式、版型和配色都极具特色。此外,Moncler还频繁与知名设计师联名合作,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时尚活力。
在市场策略上,Moncler也选择了与加拿大鹅截然不同的道路。它没有选择大规模扩张和大众化营销,而是精准定位高端消费群体,将羽绒服打造成奢侈品。通过一系列高端活动和合作,    巩固了其在富人圈层的影响力。
这种策略使Moncler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了独特的优势。2023年,其销售额高达25.7亿欧元,同比增长19%,其中亚洲市场(主要为中国)贡献了50.2%的收入。即便羽绒服是季节性产品,Moncler也能用半年的盈利支撑全年营收。
羽绒服市场的未来
盟可睐的成功,是否意味着加拿大鹅的彻底失败?答案并非如此。中国高端羽绒服市场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品牌和价格,而是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设计和品牌文化。一件羽绒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保暖工具,而是成为了体现个人品味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在这种背景下,未来中国高端羽绒服市场将呈现多元化竞争的格局。国际品牌、国产品牌、运动品牌都将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展开角逐。谁能更好地把握消费者需求,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
总结
中国高端羽绒服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未来谁能笑到最后,取决于谁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消费者,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牌策略。无论是加拿大鹅的落寞退场,还是盟可睐的异军突起,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财商志I
最新财商资讯,大佬头条,财经资讯,助您财商智慧提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