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最早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后改编为箫独奏曲、古筝曲等版本。
《妆台秋思》究竟应该表现一种什么情绪呢?1995年8月杜次文夫妇来寒舍借用低音大埙时,曾说他认为《妆台秋思》描写昭君初至塞上、临流梳妆顾影自怜,引起淡淡乡愁。当时昭君年少、离家未久,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似不应奏得过于低沉。
其实就是古人也并不是都把昭君出塞看作千古恨事。王安石在他的《明妃曲》中说道:"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与其在汉宫倍受冷落,倒不如远嫁匈奴得到知心夫婿。这是把 "昭君怨"看做"昭君乐"的观点。在昭君庙周围的一首诗碣中甚至有"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的诗句,更进一步说和亲创造了边界的和平,昭君的功劳可与当时的名将卫青、霍去病相比。
昭君无语,任人评说。乐曲的情绪更不必非落哪家窠臼。杜次文的引子给人以辽阔的如至草原的感觉,已经点明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演奏者如果再能充分发挥曲调的美感、引人深思就是大手笔了。
如下:
说明:本平台意在分享古筝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