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诗词世界
作者 | 叶寒
唐朝的柳宗元,写过一个“吾腰千钱”的故事:
永州一带的百姓,傍水而居,都很擅长游泳。
这一天,河水暴涨。
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水,结果船刚到江心,就漏水下沉了。
船上的人纷纷泅水逃生。
其中一个人拼命划水,却不像以往游得那么快。
他的同伴奇怪地问:
“平常你的水性最好了,今天为什么落在后边?”
那人喘着粗气说:
“我腰里缠着千枚铜钱呢,分量很重,这才落到后面了。”
同伴连忙劝他说:
“那为什么还不赶快扔掉它呢?”
他不回答,只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他越发精疲力尽了。
已经上岸的人向他呼喊:
“你真是太糊涂,太死心眼了,人马上都要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
他又摇了摇头,于是很快就被淹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一味贪图眼前小利的人,注定走不长远。
和一千枚铜钱相比,人的性命不是更珍贵的东西吗?
贪小便宜吃大亏的故事,我们听得不少了。
但还是有很多的人,为了占点小便宜,无所不用其极。
在元曲中,就有这样一首绝妙的作品,专一讽刺那些“贪图小利”的人: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
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ān chún)嗉(sù)里寻豌豆,鹭鸶(lù sī)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内刳(kū)脂油。
亏老先生下手!
——《【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正宫】,是宫调名,元曲中常用的宫调。
“醉太平”,是曲牌名。
这是广泛流行于元代的一首小令,作者不详。
当时元代朝廷不给地方官吏发放俸禄,因而掠夺百姓的财富,就成了大小官吏谋钱发财的重要途经。
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周锡䪖曾高度评价:
“这是元人小令的精品之一,以极度夸张的漫画式手法,对孜孜以求、寸利必得的贪鄙小人给以尖刻的嘲讽,并揭露了鱼肉百姓,无孔不入地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诗句:
它究竟有多夸张呢?
且来看6个比喻:
“夺泥燕口”:
大家有观察过自家屋檐下,燕子是如何筑巢的吗?
它们可辛苦啦,小小的嘴,首先一口一口地衔来泥巴、树枝、羽毛等,然后再一点一点堆垛起来。
风中雨中,燕子不知要飞多少个来回,才能把巢筑好。
可这个人倒好,丝毫不怜恤燕子的辛劳,硬是要从它们口里,夺下一口口泥来。
“削铁针头”:
这就更过分了。
一根针能有多大?
掉到地上,听不到个响。
要找,也得睁着一双眼摸索老半天。
可这个人呢,竟然从针头上也要削下一块铁来。
再看“刮金佛面细搜求”:
庙里的佛像,一般多是泥塑或者铜雕。
偶有气派些的大寺院,也不过是佛像表面镀上一层金。
可这个人呐,半点没有对佛的虔敬之心,竟然拿着小刀,把佛面上那层薄薄的镀金都刮下来了。
好一个“无中觅有”!
总能在别人都注意不到的地方,揩点油,薅点羊毛,不占到便宜必不罢休。
“鹌鹑嗉里寻豌豆”:
鹌鹑,是一种鸟儿。嗉,是鸟类的食囊。
鹌鹑吞进去的一颗小小的豌豆,这人也要寻出来。
“鹭鸶腿上劈精肉”:
鹭鸶,是一种水鸟,这种鸟儿天生腿长而细瘦。
可想而知,腿上没有什么肉。
可这个人,鹭鸶细长腿上,他也非要劈点肉下来。
“蚊子腹内刳脂油”:
蚊子就更不必说了,视力稍微差点的人,就只听得到嗡嗡叫,愣是看不见它的踪影。
太小了。
可没关系,再小的蚊子,这人也能从肚子里刮点脂油出来。
为了占点小便宜,这人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呀。
最后,作者总结道:“亏老先生下手!”
真亏你老先生下得去手呀。
不得不说,作者深谙讽刺之道。
整首小令,作者又是夸张,又是比喻,又是正话反说,可谓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
把“贪小利者”的荒唐与可笑,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说它俗吧,它艺术技巧拉满;你说它雅吧,它又明白如话。
总之,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妙文。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