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的脚步尚未走远
复工复产的春日序曲已然奏响
开足马力 干劲拉满
快马加鞭 你追我赶
绵阳各地企业
以昂扬之姿奋进新的一年
带着信心和决心奔跑在春天里
↓↓
新春伊始,万物更新。在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库房门口,一辆满载碱性电池的大货车正缓缓驶出大门,数天后,它将抵达浙江宁波港口,护送这批电池“扬帆出海”至日本、美国、欧洲等地。
“订单已经排到今年4月的中下旬阶段,现在已经是满负荷状态了,不提前准备,怕跟不上趟。”吴丹说,为了保证订单及时交付,公司在年前就对物料库存、人员规划做好了充足准备,节后就立马组织300多人提前复工复产,争取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我们长虹智慧显示工厂,已开工出勤1800人,共开启12条生产线。”制造管理部分部长黄科介绍,开工之前,公司对水电气设备设施等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对开工人机料法环测进行了全要素检查及维护,以确保复产后产品的高质量产出。
作为长虹打造的行业首条“5G+工业互联网”智慧显示生产线,长虹智慧显示工厂正开足马力赶订单。“复工第一天,要以积极的工作态度确保每一台电视能够以最佳状态交付,为长虹电视保驾护航。”检验巡查员袁婷婷说。
在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链机器人”),记者看到,各个生产车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复工第一天,我们员工到岗率达96%,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正在有序恢复。”天链机器人市场部经理范毅文告诉记者,今天企业已针对产品研发、货期、质量再次进行了部署,生产线上正在赶制未来两个月的产品订单,这些产品将发往华东、华南地区,主要用于教育、科研、工厂等领域。
走进天链机器人文化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贴满的专利证书。近年来,天链机器人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多项国内首创的技术成果,包括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机器人核应急处置技术,在国内首创电能表检定机器人系统、玻纤移载机器人系统、燃气表装配机器人系统等。
天链机器人成立于2012年,专业从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且为客户提供机器人技术服务和相关行业化解决方案,是绵阳首家以自主研制机器人作为主营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绵阳市企业技术中心。
2024年4月,天链人形机器人T1作为四川首台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于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迈出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一步。
“过去的一年,我们销售业绩突破3000万,谐波减速机销量接近6万台,人形机器人也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范毅文表示,2025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预计在上半年会推出两款新的人形机器人,力争全年实现5000万元的销售目标。
节后第一天,记者走进富临精工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高速运转的智能化设备有序作业,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仪器,严谨专注地完成每一道工序,一件件精密零部件在他们手中诞生并快速下线。
“我们车间主要生产减速器总成和差速器总成,由于订单量饱满,目前4条产线满负荷运转,每天可以产出2400台产品。”减速器车间生产主管任志鹏信心满满地说。
据了解,富临精工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下半年,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该公司提前谋划,加大了原材料采购和设备维护力度,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同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订单交付周期。
位于绵阳金家林的四川华拓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一片繁忙景象。2025年伊始,华拓光通信便成功签订6个大订单,总计金额达3亿元,迎来新年“开门红”。
在调测试区,技术人员仔细检查每一个产品,从常温调试、老化状态测试到信息检查,全方位确保产品能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
“春节刚过我们公司已经投入到紧张的交付工作中,初四我们员工就陆续到岗,员工们工作态度热情饱满,干劲十足,我们今年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完成今年6个亿的目标,用红火的开局迎接新的一年。”四川华拓光通信副总经理魏子秦说。
位于绵阳市经开区绵州大道旁的绵阳海立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400余名工人在机械臂的默契配合下,正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
记者在现场看到,车间内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一个个零部件整齐有序下线……
“在2024年12月的时候,我们就接到了2025年1月的订单,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左右。”公司制造部生产经理曾明军告诉记者,公司提前制定了春节生产安排,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机制措施激发员工的稳岗热情。
“目前我们的订单主要供应格力、美的、海尔、长虹、小米,也会出口日本。预计2025年,总产量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15%左右。”曾明军说。
绵阳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绵阳市宏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资而来,2014年1月正式成立。
内容来源:涪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