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之路 | 安徽这里,为何能“刷”出一个百亿镇?

民生   2024-12-25 22:53   安徽  


编者按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我省以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新引擎为目标,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已培育形成7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县域产业发展从何处破题发力,传统产业在县域能否再放光彩、集群成势?安徽乡村振兴电商联盟采访组深入县区开展调研报道,推出《“冠军”之路》特别策划,立体呈现我省县域冠军产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


本期推出《安徽这里,为何能“刷”出一个百亿镇?》。



晨曦初照,城市的马路上,环卫车缓缓驶过,车身两侧的环卫刷清扫着路面的灰尘与杂物;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工业厂房里,大型机械上的专用刷具正飞速运转……但鲜有人知晓,这些功能各异、应用广泛的刷子,大多数源自同一个地方——潜山市源潭镇。


有人的地方就有刷,有刷的地方就有源潭刷。源潭,这座“山里的刷业之都”,环卫刷、工业刷、民用刷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90%、70%、30%,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带动全镇近一半人口就业,更是形成了便捷的“20分钟就业圈”。


在源潭,一把小小的刷子,“刷”出了一条致富路。



笃行 “刷”成百亿市场

 
01


走进潜山,“源潭刷艺小镇客厅”是必打卡之处。从小小的油漆刷,到几米长的工业辊刷;从柔软的毛刷,到锋利的钢刷;从传统的手工刷,到高科技的纳米刷……成百上千、功能各异的刷子,整齐摆放在展厅里。


“有两把刷子”这句话来形容源潭制刷产业再也合适不过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当地走南闯北的“背包客”在兜售过程中敏锐捕捉到工业刷和环卫刷的广阔市场前景与丰厚利润,于是开始尝试生产,制刷方式也从纯手工逐步转变为半机械化。进入新世纪后,为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当地政府建起民营经济园区,引导散落的小微制刷作坊入园,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2009年,源潭获评“中国刷业基地”称号,随后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筹办省级潜山源潭经济开发区。2019年,源潭更是荣获“中国刷业之都”称号,开启了刷都时代。


从最初的背包客到家庭小作坊,再到中国刷业基地,最后到中国刷业之都。源潭制刷历经5个时代,4次腾飞,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精彩蝶变,成功打造出了百亿级别的刷业市场。


风景绝佳处,璀璨新源潭。源潭制刷的发展不仅是产业规模上的扩张,更体现在产品类型的丰富和产业层次的提升上,从单一的油漆刷到涵盖环卫刷、工业刷、民用刷三大品类,形成“千种产品、万种型号”。同时,从低端产品逐步发展到高端刷丝、液晶显示屏滚刷等中高端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隧道盾构机、远洋舰艇、飞机等“国之重器”。此外,源潭的发展早已不局限于刷具的生产制造,而是形成以刷业为核心,逐步衍生出原材料生产、刷产品加工、研发创新、销售推广、信息服务、物流配送等多个相关行业,一个完整且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这座刷业小镇蓬勃兴起。


源潭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当地政府秉持的“企业做产业,政府做生态”发展理念。一把小小的刷子,为源潭镇“刷”出了致富路,也“刷”成了百亿级别的大市场。



精研 “刷”出品质升级

 
02

在潜山,流传着“师傅被徒弟打败”的说法。


究其根源,原来源潭并非刷业的源头,其制刷手艺最初是从邻近桐城的青草镇等地“偷学”而来,但源潭人凭借着脑子活、能吃苦、敢闯荡的精神,开启了艰苦创业之旅。一批“刷一代”不断传承技艺,带出了“刷二代”“刷三代”,现已形成了全民制刷、爱刷、护刷的浓厚氛围,如今源潭刷业也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占据领先地位。


潜山市和源潭镇党委、政府也顺应民意、顺势而为,始终对企业“高看一眼”,一届接着一届干,历经多年,从未懈怠。


然而,“小刷子”也有“卡脖子”难题,破解之道唯有创新。尽管刷子制作原理并不复杂,却蕴含创新可能。鉴于刷业市场的灵活多变,源潭制刷人积极钻研、深入琢磨,全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在源潭就没有你买不到的刷子。


“让年轻人做卫生成为乐趣”,安徽力洁刷业有限公司自2021年成立以来发展势头强劲。“今年6月份新厂房开始投产运行,短短几个月时间,公司就已经开始盈利,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预计今年年底产值能达到3500多万元。”公司总经理储德节侃侃而谈。  


这家专注于家用清洁设备和清洁用刷的“新星”制刷企业,积极开展市场调研,迎合90后、00后喜爱,不断“刷”出创新产品,如缝隙刷、键盘刷等,以“创意”驱动发展,为源潭刷业品质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


近年来,面对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源潭制刷企业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


走进安徽环美刷业股份有限公司,3个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台台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各种工序。


“我们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新建了17000平方米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并组织研发人员加强技术创新,如今自动化、智能化的制刷生产线已经扛起企业产能‘大梁’。”现已是公司负责人的徐焰苗,当年也是从一家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不断将技术创新与设备改造相结合,推进产业升级;将现代数智技术与技改项目相结合,挖掘新质生产力,为整个源潭刷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阔步 “刷”向国际舞台

 
03


全省第一个落在镇里的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第一个设在乡镇的“公用型保税仓库”……走进源潭,不难发现当地整合跨境电商产业园、保税仓库、中外运报关窗口等,助力更多刷业企业“走出去”。


“我们源潭,20世纪90年代开始接外贸订单,直至近几年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从2021年7月1日源潭镇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后,帮助电商企业由‘小乱散’走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现在很多在上海、广东、浙江从事电商行业的年轻人,都回到了家乡,助力家乡电商事业发展。”安徽省制刷商会秘书长丁跃进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跨境电商产业园目前已孵化了26家企业走向国际,二期即将2025年投入使用。园区采用入驻+孵化模式,并实施动态管理,企业业绩达成后就顺利“毕业”,然后不断加入新企业进行孵化。


“我现在的办公场所都是免水费、免电费、免租金、免物业费、免宽带费的,当初拎包入园后,就专注走定制电商这条路,接到订单后,父亲的工厂就开始生产”说这话的是安徽海思达刷业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负责人李辰,是位90后“刷二代”,而他的公司正在园区孵化中。


李辰向记者介绍,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制刷小工厂,毕业后就从上海回到潜山源潭,投身到家乡制刷业的电商发展浪潮中。跨境电商的兴起,让李辰父亲工厂的刷子“走出去”多了一条新路子。


埃斯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商部负责人张道顺也是众多返乡创业者中的一员,2018年从北京回到家乡开启创业之路。


“我们源潭就是一个小镇,但家乡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快速发展,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物流都有,这在一个小镇上是很难得的。而我们今年的销售额预计900万,其中海外销售额占四成,主要是以temu、阿里国际站为主,后续我们将开通亚马逊,不断扩大海外份额”张道顺的经历是源潭跨境电商发展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人带着技术、理念和热情回到家乡,基于家乡的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在跨境电商领域大展拳脚。


一把小刷子,蕴含着大能量,正阔步“刷”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山高人为峰,路远脚更长。潜山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由弱散形成集群,由低端转向高端,从境内走向国际,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安徽乡村振兴电商联盟调研采访组 吴秀梅 王大志 刘润宇)



编辑丨吴秀梅

审核 | 一审吴秀梅  二审刘润宇  三审焦明仁

推荐阅读

潜山发布
“潜山发布”由潜山市政府办公室主办,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第一时间权威发布潜山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政策文件、市领导重要会议活动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