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照片之中国人与口罩

文摘   2024-09-13 10:17   黑龙江  


 




*:哈尔滨人保车险,欢迎咨询:

            追溯它的历史,最早使用口罩的,还是在我国,在3千多年前的周朝的《周礼》上,记录天子周围生活的规范时,就明确标注,宫人在做饭的时候就需要“掩口,恐气触人。”宫廷的人为了防止敬献给皇帝的菜遭到口气的污染,就开始使用丝巾遮盖口鼻。

             这也就是最早的口罩了,古人比较讲究卫生,《孟子》就说“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这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爱干净很重要,即便是美女西施的身上沾染了不干净的东西,人们也会捂住口鼻从她的身边而过。在周朝之后,口罩也逐渐成为了宫廷的特有产物。这种现象一直保持到13世纪,冒险家马可波罗就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当中描述了生活在中国17年的见闻,其中就有如下的描述:“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后来我国也出土了用蚕丝和黄金线编织而成的口罩,古代阿拉伯世界的人也有了带头巾和面巾的习惯,一来女人是因为宗教的教义,不能将面目示以陌生人,二来头巾和面巾也能够让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族防范太阳的暴晒和沙尘暴,这也算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口罩了。

按时间序发一组口罩的历史老照片


清朝末年,哈尔滨大鼠疫,12月爆发,1910年


哈尔滨,整装待发的消毒车,1911年

1911 年满洲瘟疫期间的“防瘟疫口罩”中的医护人员(来源:剑桥大学)


哈尔滨,滨江防疫疑似病院,1911年


哈尔滨,停业的客栈、学校被用做防疫办公室、消毒室和病房,1911年


中国医学家、诺贝尔候选人华人第一人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1911年1月


满洲里,伍连德医生到居民区查访鼠疫患者,1921年

20世纪30年代在河南新乡戴口罩执勤的交通警察


布列松:北京,国民党大撤退时期,晨雾中穿过紫禁城的男子,1948年

50年代带口罩的军人

50年代的军人生活照

50年代,幼儿园组织参观农民种植,那个时代就带口罩,难道种子有毒?


马克·吕布:北京,大学生舞会,戴口罩可以防止碰见熟人,1957年

1957年,沈阳,小学生戴着墨镜戴着口罩!他们是在演练防疫病毒,还是防御核武器呢?他们是在表演一个大型节目吗?


布列松:四川,大跃进第一场运动,除四害(四害最早是指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后来麻雀被“平反”,改为臭虫,之后又改为蟑螂,所以四害最终是:苍蝇、蚊子、老鼠和蟑螂),1958年


勒内·布里:北京,戴口罩的老师和不戴口罩的学生们(只有一个学生戴口罩)1964年


勒内·布里:北京,一个12岁女孩的心脏手术,1965年

文革期间的口罩包装

宣传画

6,70年代时的军医们

赤脚医生(6,70年代)


布鲁诺·巴贝:上海,一名女子的手术,1973年

1973年的北京,由外国摄影人John Bulmer拍摄,在一处胡同的入口,左边一男子戴着口罩骑着自行车进来,其身后一个大人牵着男孩,旁边跟着一个长辫子女孩,正走初巷口,老北京人的生活平淡而恬静。

70年代戴口罩的军人

当时的戴着口罩的工人

70年代,在人群中,一位带口罩的女子非常抢镜

70年代修车的人

那个年代,胸前的两根雪白的口罩带儿,成了一种标志,一种时尚。


70年代戴着口罩的清洁工在火车站附近扫街


伊芙·阿诺德:中国,棉纺厂,检验员,1979年


久保田博二:哈尔滨,冬天的街道,1981年

上世纪80年代的口罩(截图来自《我和我的祖国》)

80年代在路边的两名戴着防尘口罩的清洁工

久保田博二:天津,船厂的女电焊工,1982年


久保田博二:内蒙古,包头市,早晨七点半,上班高峰期,去包头钢铁厂工作的人们,1984年

80年代,手术中的白大褂

1985年,在江西省首先安装病房中心给氧、中心吸引装置

80年代上班的早上

90年代W警枪毙S刑犯: W警口罩遮面, 现场一片肃穆


帕特里克·扎克曼:台北,空气严重污染,骑自行车、摩托车戴口罩的人们,1996年

90年代中期的医院中,几位医生正在给一名青年男性做结扎手术。当时还提倡“只生一个好”,去医院结扎的人特别的多。


哈里·格鲁亚特:上海,一位病人,1999年


张乾琦:台湾,非典,2003年




斯图亚特·富兰克林:广州,重症儿童,2008年


阿巴斯:西藏,拉萨,街道上的一个女人,2009年


亚历克斯·韦伯:上海,广告牌上写着“预见未来”,2017年


沈绮颖(新加坡):香港,商场,2018年


盖蒂图片社:武汉,超市购物的人们,2020年


路透社:武汉,空荡荡的汉口车站,2020年

瘟疫与灾难的历史相当悠久,同呼吸,共命运。戴好口罩。


图文公社
图文故事,带你走进不同的空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