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19日,保山学院举行支教怒江出征仪式,省委教育工委学生工作部率保山学院到怒江州福贡县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前往怒江州,为当地中小学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支持,提升当地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由保山学院3名带队教师和来自大数据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的学生们正式踏上支教旅程。如今,同学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如何?让我们走进怒江,聆听他们的感悟。(点击查看第四期)
心得分享(第五期)
李晶
▲图为李晶在学校
学 院:外国语学院
感 悟:关于支教老师,我知道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支教,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复兴,是因为百年来中华大地上无数普通人以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建设祖国。一个人的力量虽渺小,但支教之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每年都有千千万万人走向支教岗位。但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劳动的坚实付出,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正如“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推动社会进步的,正是每一个平凡人的劳动付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微光,温暖如曦。我们青年学子也要怀着为国为民的情怀和造福社会的志向,用有限力量创造不朽成就。我满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坚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为祖国,为云南省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张律云
▲图为张律云辅导学生作业
学 院:外国语学院
班 级:2021级英语班
驻点学校: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中学
感 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我实习后最大的感悟。实践中,我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具象的了解,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不仅锻炼和提高了自己,也为未来的择业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今后融入社会提供了参考。
初入校园,我的内心是忐忑的,无法从心底转换自己的角色,但是实习学校的快节奏让我不得不尽快适应这里的一切。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我通过认真备课,带着一腔热情走上了讲堂。我暗示自己,一定要在怒江石月亮中学这片土地上留下些什么。虽然在来到这里前,我也曾经畅想过自己上课时的情景,可是实际往往与想象有一定的差距。实际情况告诉我:一定要成长!我渴望成长,希望自己能把学生教好。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多向当地老师请教、多研究。
在本次实习中,我收获颇丰。现在,我学会了根据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明白了作为一名师范生,不管在工作或生活中,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彭涛
▲图为彭涛在学校
周速
▲图为周速在听课
感 悟:时光悄然流转,我来到怒江福贡架科底中学实习的时间里,仿佛经历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教育之旅。
初到架科底中学,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积极投身于听英语组每位老师的公开课。每次听课,我都会认真记录老师们的教学方法、课堂互动技巧和知识讲解方式。老师们风格各异,有的幽默风趣,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有的严谨细致,将知识剖析得深入透彻。在他们的课堂上,我看到了教育的魅力和力量,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在一段时间的听课学习后,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节公开课。公开课的前一晚,我紧张得辗转反侧,反复梳理着教学流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时,心中的紧张感渐渐消散。我按照精心准备的教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教学。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踊跃回答问题,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活力。课后的小组评议上,老师们纷纷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既肯定了我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氛围活跃、亲和力强等的优点,也指出了我声音太小、指令不够清晰等不足之处。这次公开课和小组评议,让我收获颇丰,如同在教育的海洋中找到了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
除了公开课,我还积极参加英语组的教研会。在教研会上,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大家各抒己见,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出谋划策。通过参加教研会,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还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温暖。
★
来源 | 宣传部 禹燕杰 综合整理
排版 | 赵志妍
校对 | 李秀源
初审 | 施春朝 顾绍蓉
终审 | 刘永晓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