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四川省非遗工坊管理办法》(川文旅办发〔2022〕63号)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华区农业和水务局共同开展了成华区第二批区级非遗工坊认定工作。
经自愿申报、资料审核、现场核实、社会公示等评审程序,最终确定了成华区第二批区级非遗工坊名单,现予以公布。
保和白果炖鸡区级非遗工坊
工坊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双林路45号,营业面积近800平方米。自2010年2月成立以来,先后荣获“天府名店”、“成都市绿色餐饮示范店”;白果炖鸡荣获“成都名菜”荣誉称号、妈妈秘制蛋豆腐荣获“成华名菜”荣誉称号;2010-2022年工商联授予“光彩事业先进单位”、“综合工作先进单位”、“充分就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主要特色以各类紫砂锅炖品为主,择以民间传统的煨炖之法,煨出的汤汁鲜香浓厚,回味无穷。2023年,“保和白果炖鸡传统制作技艺”项目成功列为成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工坊带头人钟新列为代表性传承人。
客家姜汁鸡区级非遗工坊
工坊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成宏路26号。客家姜汁鸡对食材要求极高,鸡肉选用180天-210天的剑阁土鸡肉,生姜采用龙潭本地小黄姜确保姜汁味浓郁,所用泡椒、泡姜及泡酸菜皆是纯天然手工腌制。为保证原材料供应稳定,在四川广元市剑阁县设立土鸡养殖场作为门店指定供鸡单位,在绵阳设立泡菜基地,并且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客家姜汁鸡制作技艺学徒培训。2023年“客家姜汁鸡制作技艺”项目成功列为成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工坊带头人张开兵列为代表性传承人。
清水拓区级非遗工坊
工坊位于成华区和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文人书房”生活美学空间,专注于清水拓技艺体验、展览、讲座等,承接拓片制作业务、拓片销售、非遗文创产品销售。2023年“清水拓技艺”项目成功列为成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工坊带头人杨娟列为代表性传承人。
2024 年,在成华区政府扶持下,打造“文人书房”生活美学空间,现有面积400平米,用于清水拓技艺“非遗在社区”项目落地的传承、展示、体验,让群众在观赏传拓技艺的同时,感受书画艺术的魅力。
蜀绣区级非遗工坊
工坊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双林路228号附20号,常年开设蜀绣教学,实施工坊绣娘培养进修计划,现有蜀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专职绣工3人,兼职绣工12人;绣架15套;完备的常用绣花线、绣花针、底料、剪刀等材料配套包。工坊带头人罗亚兰,现为蜀绣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民协会员。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德全。长期以来致力于蜀绣技艺挖掘、传承传播等方面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熟练掌握传统基础绣技,尤擅长双面芙蓉锦鲤、双面熊猫等。
E N D
讲文明 · 尚美育 · 致超越
审核:蒋松谷
编辑制作:向玲玲
繁荣发展群众文化
实施社会审美教育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
成都市成华区文化馆成立于1998年3月,位于建设北路一段66号4、5楼,紧邻美丽府河、天府熊猫塔,建筑面积4000㎡,设有舞蹈排练厅、声乐室、器乐室、培训室、多功能表演厅、艺术展厅、书画交流室、书画培训室、视听室、曲艺表演厅、非遗展示体验厅、文艺讲座厅等,具备舞蹈、声乐排练、培训、欣赏、视听、体验、驻场活动、交流、培训等场馆服务功能。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全国最美文化馆(中心)、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公共文化空间优秀案例、四川省全民艺术普及示范基地、成都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咨询电话:84364128 84364129
交通路线:您可乘坐7路、14路、28路、42路、45路、49路、61路、65路、75路、159路、180路公交车或地铁3号线(A口出)到达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