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书本,再重新拿起书本,其实是需要勇气的。”张丽芳坦言,当时她只能把年幼的女儿托付给父母,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学习的过程是很痛苦的,所有的课都是英语,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上。”2006年,张丽芳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英语专业大专文凭,并成为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但是投入教学后她才发现,两年时间,自己学习的仅仅只是基础。“如果就这样随便教教也是可以,但是想要教得好,这点是完全不够的。”
为了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而立之年的张丽芳选择再次出发,攻读英语专业本科课程。她利用业余时间一门一门地“啃”,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一次又一次挑战自我,最终于2009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历。
“吴江市嘉奖”“吴江市优秀班主任”“吴江区先进教研个人”“吴江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吴江区优秀德育导师”“苏州市周氏德育奖”……30年来,张丽芳用自己的勤奋好学、踏实认真为学生当好表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更赢得了同行和家长们的信任的赞誉。
2009年,张丽芳调任至青云小学,并逐渐走上行政岗位。从2012年的学校教科室副主任,到2019年至今的学校教科室主任,这个科室,始终只有张丽芳一人。但正是这个“光杆司令”,让青云学校小学部的教科工作走在了全区同类学校前列。
“刚开始接触教科工作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当时很多教师的想法很单纯,认为只要自己上好课、把学生教好就可以了,什么写论文、评职称都不是很重视。”为了扭转教师们的观念,张丽芳从年轻教师入手,组建读书写作小组,带着教师们一起读书、一起谈感想、一起研究教学上的困惑。慢慢的,教师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读书笔记经过张丽芳的“妙笔”修改,成了一篇又一篇刊登在专业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张老师都是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帮助我们修改论文,指导我们研究的方向。她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倾囊相授,没有任何的保留。”青年教师杨铭说。
尝到了甜头,教师们参与教科活动的兴致越来越高,队伍也逐渐壮大。如今,张丽芳带领的读书写作小组常年保持在20人左右的规模。每个学期,她都会向教师们推荐书目,组织教师申报课题,助力教师成为集“教、科、研”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有同行笑我,说我一把年纪了还报什么课题。”张丽芳说,只有自己做好榜样,才能带动更多教师,让他们从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找对策,并进行推广,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在张丽芳的主导下,青云学校小学部市级、区级课题研究和教师论文发表始终在全区农村学校中名列前茅。她核心参与了学校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苏州市规划课题以及“十二五”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的规划课题,并独立主持区第三批至第十批学年课题,以一人之力带领学校教科事业蓬勃发展。
2021年,张丽芳收获了一个新的身份——区政协委员。平日里专注教学和教科工作的她,开始关注起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其实一开始我对于这个身份的认知还是挺模糊的,后来通过学习,了解到自己要肩负起参政议政的使命,觉得很神圣。”张丽芳说。
虽然吃着“开口饭”,但张丽芳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不太喜欢和陌生人接触的“社恐”。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需要倾听不同的声音,需要走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为了能写出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的提案,张丽芳连续三晚来到铜罗人气最旺的严慕文化广场,就全民建设方面的话题与在广场上锻炼的群众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张丽芳的提案脱离不了孩子和教育。她发现校外流动摊屡禁不止,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也给安全带来隐患。为此,她从关注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受到了区政协的高度关注。
“以前我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当了政协委员后觉得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使命更重了。”张丽芳说,自己常会去铜罗社区联系点,听听居民们在讨论什么,群众有什么困惑,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听见百姓的心声;只有走进他们的心坎里,才能为他们的诉求去呼吁。“帮他们发声,为他们出力,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张丽芳说。
闻“风”而动,先“风”而行!桃源镇部署防台防汛工作